一、课题: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圆是在学习了直线图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来研究的一种特殊曲线图形。它是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考中分值占有一定比例,与其它知识综合性强。而本节课24.2.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一节,它是在学习点与圆以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基础上,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研究.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观察分析,猜想验证,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发生发展的认知过程.然后知识遵循了从实践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生活的原则,让学生学以自用,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
本节内容共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明白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知道五种关系,并能用它解决问题。第二课时强化位置关系的运用,重点解决两圆相交的推理题、计算题,欣赏中考真题。
2、教学目标
从教材形成特点,结构体系,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规律,我确定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经历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了解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
3.能够利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解题.
(2)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两个圆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
2.通过实验直观地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数学思考
渗透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3、教材重、难点的处理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遵循课程标准,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本节课我将圆探索圆与圆之间几种位置关系,了解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为重点。将探索两个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外切、内切时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作为两个难点。将抽象的文字叙述,转化为图形,通过学生自动手操作课件演示,突破“探索两个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外切、内切时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过程”这一重难点。题例重转化,精分析,并演示,师生共同完成,最后辅之一相关练习题,得以巩固。
4、教学模式
创设情景→动手实践→得出结论→运用反馈→归纳升华
5、教法、学法及学情分析
A、教法:基于知识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我将采用引导探究→师生合作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去发现加解决问题;
B、学法:主动实践→猜想结论→运用解题
C、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圆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圆的相关性质掌握较少,对知识的转化能力较差,重在要学生参与,主动探究,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24.2.14图片
2、提出需解决的问题
3、转向“新课”的重要性
1、学生欣赏
2、思考与图中相关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二、探究(一)圆和圆的关系
1、要求学生动手
2、组织一个学生演示
3、提问: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1、学生合作演示、思考、回答
2、观看课件
三、探究(二)探索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
1、出示问题
2、组织学生观看课件
3、组织反思对比
1、学生观看找结论
3、反思
四、运用
1、书上例3,补充例题
2、分析题例
3、规范格式
4、出示巩固练习题
1、学生思考后回答
2、判断
3、师生共同完成题例
4、完成练习题
五、小结
1、组织学生总结
2、布置作业
1、学生自主总结
2、完成作业
7、教学评价:本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动手探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动手中去发现、探究,同时利用课件让讲解更直观,利用练习巩固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tag: 说课稿 , 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