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一起画学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

一起画学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

11-07 15:32:21   浏览次数:203  栏目: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
标签: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一起画学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
  先播放录像,其内容是从空中俯瞰校园的情景。此时,引导学生将自己想像成一只飞翔的小鸟,垂直向下看。以此增强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当录像定格之后,学生可以一边结合录像,一边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南校区平面图的制作。

  (四)为学校设计蓝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帮助学生细化所学知识,巩固发展绘图能力,帮助他们提升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情感。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出学校的未来蓝图,最后每组选派一位学生进行展示。

〖反思〗

  通过这一课题的教学,学生不仅辨别方向的能力提高了,而且绘制学校平面图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爱校、建校的情感也在不断地被激发、被提升。回顾本节的教学过程,教学任务之所以能够顺畅完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正确定位教学重难点,循序渐进适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以往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时,虽然也综合了教科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学生三方面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想法,将教学过程理想化。由于缺乏对学生现有认知特点的全面分析,就使得预定的目标在现实中无法完成。例如,在进行《一起画学校》这一课题教学前,我虽然意识到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有待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但是我还是理想化地将所有的内容浓缩在一课时里。教学主要环节设计为,引导学生学习画学校景观图和学画学校平面图。然而在真正的教学实施中,我才发现学生还不能熟练掌握实地辨别方向。实地辨别方向掌握不好,就很难将校园按照实际方位画在图上。有时,他们虽然将实际方向弄懂了,但是画在图上却又错了。例如,我校教学楼本来是在北面,有的学生将其画在了南面;校门应该向西开,他们却主观地错画为向北开。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一节课下来,我只是引导学生学会了如何绘制学校的景观图,至于平面图根本无暇顾及。反思之后我发现,教学之所以呈现这种结果,是由于自己缺乏对学生认知特点的全面分析,反映在教学上表现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结果却恰恰相反,教学效果并不好,自己并未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位组织教学。事后,为了能够使教学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教学,将这一课题的教学分解,先教学生绘制学校景观图,然后再扎扎实实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力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综合开发教学资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大形象教学的力度,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1.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在巩固学生辨别方向能力的同时,为突破教学难点做好铺垫。
  虽然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画学校的景观图,如何实地辨别方向和图上辨别方向。但是由于学生方位感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薄弱,这些知识和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地强化。为此,我首先设计了三个情景帮助学生巩固练习实地辨别方向。教师在描述情景时声情并茂,使学生仿佛真的置身于情景之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只见每个学生都在快速地转动他们的身躯,迅速站位,口里还大声说着“面北背南,左西右东。”在请学生利用自己的课桌来练习找图上方向时,我有意识由慢到快,由易到难地发出指令。此时的学生,就像一个个士兵,神情严肃认真,动作又快又齐。氛围虽然紧张,学生的心情却是愉悦的。他们在反复练习中巩固、发展了能力,这为后面顺利地学习绘制学校平面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巧妙利用学生课桌设计学习体验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我们的教育不能是照本宣科的满堂灌,不能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相悖,必须通过学生自己观察、交流、调查等多种体现主体精神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绘制平面图,我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借助每个学生都有的课桌,指导学生站起来,从上垂直往下看,把看到的画下来。这个过程其实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参与这个体验活动,学生真实感受的是如何绘制一个景物的平面图,这要比教师枯燥的说教强得多。
  3.开发教学资源,加强形象教学,为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搭建阶梯。


www.lexue88.com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加强思维训练,发展思维能力,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这种过渡在很大的程度上仍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所以必须从直观演示(如挂图、幻灯、投影等)和实物操作入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事物,获得表象,逐步地借助图像,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思维的情景,提供思维的材料,揭示思维的方向,指引主要步骤,点明思维突破口,完成从模仿性思维向独立性思维过渡。
  对于学生来说,我们指导他们观察课桌从而获取课桌的平面图是比较简单的。其原因有两点:(1)课桌人人都有,便于组织学生观察。(2)课桌形状规则,便于学生理解。对于那些不便观察,形状又不规则的景物,三年级的学生是很难想像出它们的平面图形的。例如花坛、树、健身器材,旗杆等景物,学生很难想像旗杆的平面图形会是一个点。如何根据学生现有的思维特点,帮助他们发展抽象空间想像能力呢,我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借助摄像机从高空拍摄学校的景观,为增强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搭建阶梯;另外,我将一些不规则的景物制作成小的模型,把学生不可能从空中俯瞰的景物微观化,帮助他们直观地感知事物,获得表象,并逐步地向抽象思维过渡。
  4.充分发挥教师导向功能,调动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在探究中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发展绘制平面图的能力。
  由于引导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的难度是很大的,为此,我采取了“教、扶、放”三个教学步骤,帮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绘图能力。首先我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活动理解并掌握如何绘制小设施的平面图,然后绘制我校的北校区和南校区的平面图;最后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我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一幅学校的未来蓝图。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做到仔细观察,团结合作,而且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为学校的未来大胆规划。

  (三)将德育有机融入教学之中,在无形中激发学生情感,在有形中帮助学生提炼、升华
  本课题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进一步达到使学生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标。然而如何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我并没有采取空洞的说教,而是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教育和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表面看来,学生似乎是在学习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热情足以说明他们对自己学校的热爱。在教学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爱校的情感,我设计了“为学校设计蓝图”的教学环节。对此,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首先讨论学校还需要增添哪些设施,应该放在学校的什么地方。在达成一致意见之后,他们开始将其绘制在学校平面图上。他们专注的神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从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是单纯的细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还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重要环节。

〖评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董老师认真地分析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并认识到三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还比较薄弱。针对这种情况,董老师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力求加大形象感知的力度,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促进了学生抽象思维、空间想像能力的发展。正像她在反思中所说的那样,这一认识过程是走过了一段弯路才得来的。由此可见,课前对学生实态的了解是多么重要,必须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教科书的意图,紧密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来进行教学设计,循序渐进地、扎实地落实教学设计。
  董老师录制了从高空俯视学校的录像。观看这个录像,学生仿佛真的变成了一只小鸟,看到了高空俯视下的学校,为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奠定了基础;紧接着,董老师又展示了一张学校景观图,请学生根据景观图来介绍自己的学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环境,同时锻炼了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
  在突破“绘制学校平面图”这一难点时,董老师力求借助各种教具,加强形象教学,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首先,教师设计了体验活动,借助课桌指导学生站起来,从上垂直往下看,把看到的用语言描述出来。其次,教师又将自己制作的教学楼、花坛、旗杆、车棚、健身器材模型展现在学生面前,带领学生边观察边绘制平面图,使学生掌握了绘制平面图的步骤。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校平面图的绘制,学生结合录像和已有的经验,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任务。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将品德教育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在体验、表达、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热爱学校的情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上一页  [1] [2] 

,一起画学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
《一起画学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相关文章

tag: 学校  北师大  , 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 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