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学设计(校际)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我们检查一下。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先到天安门去看看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看看图,再默读第2自然段,看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可以划下来。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指名说。(老师引导出三种建筑,相机出示三种建筑物的图片。如果学生问便相机讲解人民英雄纪念碑)
评价中理解中央(天安门就在我们北京城的中心位置,是首都北京的标志)
同学们读书很仔细,咱们一起读这几个句子,引读
2.读懂了课文,能把课文读好吗?
自己练习读书,指名读
C1:(重点指导第一句)
指名读。我们来看看图(师指,天安门城楼上红墙,黄瓦,多美啊!)
哪个小朋友愿意再来读一读。
指名2、3人读
师指版画描述:蓝天白云下,鲜花绿草前,天安门城楼高高耸立着。望着它,我们似乎听到一九四九年,毛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天安门啊,它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是何等的庄严啊。
自己练习读一读
一二组读,三四组读,一起读一读。
是啊,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可以同时容纳十几万人呢。再一起读这句话
第3句读这句话,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问大家,理解矗立
纪念碑有知道的吗?
对了,为了建立新中国,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我们建立了这座纪念碑,来永远的纪念他们。(指纪念碑)
练习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把第2自然段连起来读。
庄严美丽的天安门广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咱们继续去欣赏北京城的风景吧。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谁来把课文读一读
2、这几个词语还会读吗?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川流不息(注意阴和川的读音)
这些词懂吗?懂,你就待会到小组里跟大家讲讲。不懂也没关系,看能不能通过读书结合课文把它弄懂,赶快读书吧,也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刚才我发现同学们很会学读书,他们读懂词语的方法各不一样,下面请几个同学介绍一下。
3、能用上这些词语说几句话吗?能用一个就用一个,用上几个就更好了。在四人小组说一说
指名说。相机看图认识立交桥。
4、说的这么好,同学们会读的更好,再读书。小组内开展读书比赛。大家一起评一评,谁读得最棒,同学们就伸出大姆指夸奖他。
5、得到大拇指夸奖的小朋友站起来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相机指导读,指多名(包括未站起来)读:立交桥……指名读,男、女生读。道路两旁……分组读)
喜欢这一段的小朋友都站起来读一读。大家边读边想象画面。
学生试背齐背
北京真美啊,让我们再把课文2、3、4段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师自然接读最后一段,全班齐读最后一段。你看他多自豪啊,再读,把自豪的感情读出来。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北京去游览了一趟,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们爱北京,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关于北京的图片或照片,给他们配上文字,举办一次图片展。也可以仿照课文,说说我们的舟山,用上文中你喜欢的文字
板书设计: 10 北京
天安门
美 柏油马路 立交桥
名胜古迹 高楼大厦
教学反思:
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感悟理解文本。我在执教本课时,重点引导安门广场是北京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恢弘的气魄。它是中华民族一路成长的见证。集历史氛围与现代气息于一身。孩子们都知道北京天安门的升旗仪式非常的庄严肃穆,但其场面到底是怎样的?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很宽阔,可是它到底有多大?北京还有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可是这纪念碑的作用等都不清楚。我想对于这些光凭老师的解说和学生的读悟是很难让学生真切感受其内涵的。我便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通过播放万众瞩目下的天安门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天安门的“庄严”;把天安门广场与我们的学校作比较,让学生感受其大;展示雄伟高大的“纪念碑”并让学生知道其作用。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后,再让学生去读文,这样自然用情于文中。不需要生硬的指导,学生就会饱含深情地读出对北京的赞美与热爱。在此后的景点学习中,我采用了放手让学生读悟去理解课文。这样不拘一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北京》课堂反思
双桥总校冶里小学 唐红玲
北京是神圣的,是令人向往的,是孩子们熟悉的,也是遥远的、陌生的。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它国际化、现代化的气息,是缺少生活阅历,生活在小城市的学生所难以体会的。课文的第2段介绍的是北京的古迹——天安门,而3、4段则介绍北京的交通、绿化等比较现代化的东西,为了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决定把它分成两部分教,本堂课着重学习第二段——欣赏天安门周围的景物,品读文句。
第二段的教学本人感觉还是比较扎实的。
一、注重词语的理解和积累
词语是文章的“砖块”,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必须以词语教学为基础。对于本段中学生应该理解的词语,我也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和引导学生。
1.看天安门的图片,说说用什么词来赞美它。学生非常自然地说出“庄严”,其实就是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这个词。
2.介绍“天安门广场”时,老师补充介绍了它的面积,然后问学生“这样大,这样宽的广场,课文中是用哪一个词形容的?”这样,学生对“宽阔”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还有“矗立”等词语的理解都比较到位、自然。
除了课文中的词语,我还启发鼓励学生运用平时学过的、看到过的词来形容景物,起到了很好的积累词语的作用。
积累是为了运用,而运用又能促进积累。于是,我安排了学生当“小导游”这一环节,在当“小导游”时,“可以用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也可以用上黑板上你喜欢的词语。”
二、扩充学生认识的视野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三个地方,三句简短的介绍。如果仅仅停留在会读、会背的层面,这些充满历史、人文蕴义的景物留在孩子们脑海里只会是一个符号,是死的、枯燥的。在教学中,我多次补充延伸文本外的资料,每一次的补充,学生的体验就丰富一层;每一次的延伸,学生的感悟则深刻一分。不仅如此,资料的利用还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服务,操作时,挖掘了言语形象,言语内涵,言语情感的结合点,使朗读、积累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如何介绍才能让学生不但听得懂而且喜欢听呢?由老师来介绍?那真的变成一篇介绍文,太枯燥了。那就让学生来做做“小游客”和“小导游”吧!这样,从“欣赏、朗读、感受”到“说话、表达、体验”,脉络清晰,层层递进,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第二段是按方位顺序写的,出现了“中央、前面、中间”等方位词。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写作方法,但既然出现了,如果不加利用是否白白浪费了教学资源呢?不能说得太深,也不能弄得太枯燥,那该怎样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渗透?基于这些考虑,我采用了贴图片的方式。如此一来,学生既掌握了课文中提到的方位,又对方位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北京》教学设计和反思(校际)第二课时tag: 教学 北京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