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摄影师》教后记

《小摄影师》教后记

11-07 14:59:46   浏览次数:301  栏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小摄影师》教后记,

  By: ltxxwhy ]
 
《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故事中所蕴含的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真挚的爱,却是三年级的孩子不容易体会到的。为此,教学这一课,应该紧紧围绕“爱”这一情感中心,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另外我在这节课中还尝试了让学生写批注,来促进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并试图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教师在接下来的交流引导中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抓住第七自然段的第一句高尔基的反应,引导学生思考“吩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围绕“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2、引读第十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3、自由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再互相讨论,该怎样读好些。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从而明确记者来肯定是为了宣传高尔基,高尔基不感兴趣,所以不愿意见。小男孩来照像是为了给班级办墙报,是为了学习,所以高尔基尽管忙,还是热情接待了他。小男孩子没有能照成像,肯定会失望的,所以他希望小男孩能再来。甚至还有同学谈到不光是小男孩失望,班里的同学们也肯定会失望的,高尔基是不会让同学们失望的,所以他希望小男孩能再来。这样高尔基关心孩子,爱护下一代的难点也就顺利突破。

我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让学生再读全文并进一步思考:“小男孩会再来吗?”激发学生的想象,进一步把他们引进课文规定的情境之中。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展开想象的空间,学生会自然地由此想到高尔基还会等待小男孩来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深刻。在他们积极的思维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让高尔基对下一代的浓浓爱意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接下来的续写同样精彩。

由读入手,在读的过程中领悟情感,体验高尔基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在读中想象,让这浓浓的情感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的过程中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揣摩出其中包含的高尔基对小男孩子的喜爱之情。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此文转载于
http://ltxx.zhedu.net.cn/oblog4/u/ltxxwhy/archives/2006/247.html

 

 

,《小摄影师》教后记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