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女娲补天》为例谈三维目标的落实

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女娲补天》为例谈三维目标的落实

11-07 15:34:49   浏览次数:146  栏目: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女娲补天》为例谈三维目标的落实,

例如,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同样是为达成“想象山洪暴发的惨象,感受女娲的善良”这个目标,不同的老师,采取的过程与方法也不一样。

一位老师采取的是“移情体验”的方法。他的教学步骤是:

①自己读读这段话,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②再读读这段话,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种景象?

③如果你是女娲,看到这一幕,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④带着这样的情感体验朗读这段话。

另一位老师,采取的是“体会重点词”的方法。他的教学步骤是:

①读读这段话,读通顺。

②再读读这段话,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③默读,那引发你的感受的词圈出来,细细体会。

④交流看法。朗读。

同样是四个教学步骤,但过程与方法不同,所达到的目的也不同。

第一个步骤殊途同归,都是扫除阅读障碍。第二个步骤,前者重在把对文字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感受;后者重在把自己的感受用言行的语言表达出来。第三个步骤,前者是转换角色,以身体之;后者是通过对重点词的理解把握情感。第四个步骤,前者是把积淀的情感通过朗读释放;后者是在交流中引起思维的碰撞。

在这个教例中,前者的过程与方法孕育的是情感;而后者的过程与方法孕育的是理智。

很难说两种过程与方法哪一种对哪一种错,但在达成“想象山洪暴发的惨象,感受女娲的善良”这个目标上,前者采取的过程和方法更有利。而后者在连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时产生了断裂。所以,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与方法常常是纠缠在一起,很难分割的。但不同的过程与方法,会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

从以上教例,我们可以看出,“过程与方法”关注的是情境和生成。它考虑的是对知识与技能的反思、批判、运用,以及伴随着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产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还原了知识的不确定性,把获得知识与技能理解为在情境中诞生。它所孕育的不仅是情感,还有理智、反思、探究等。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学科,“过程与方法”各有差异。如果“过程与方法”目标达成得好,那么,就能通过探究活动、表达活动、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从根本上克服教学中“目中无人”的现象,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差异性;才能发展个性,培养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锻炼与提升思维品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不但关系到学生的“三维目标”是否能有效地达成,而且决定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能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回归到教育的本原上来。

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是这“一发”如何牵好!

郎明仙 发表

转载http://czrj.zjyhsx.com/user1/langlaoshi/archives/2006/2291.html

 

 

上一页  [1] [2] 

,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女娲补天》为例谈三维目标的落实
《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女娲补天》为例谈三维目标的落实》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