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及反思(市内研讨)
夏庄回民小学 孙冬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植物爬山虎的特点;
⑵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及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⑶ 背诵课文二自然段。
2、技能目标
⑴ 培养学生深入、细致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⑵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爬山虎“脚”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直观感受,突出重点。
难点:理解爬山虎“脚”的生长过程和变化特点。利用课件了解爬山虎的生长过程,课件动态演示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以及爬山虎“脚”的变化特点,从而突破难点。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爬山虎的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疑激趣,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爬山虎的脚。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
3、教师归纳(板书:样子、怎么爬、变化)。
4、老师提出有关写法的问题,出示小黑板: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 )再讲了( ),最后讲了( )。课文三、四、五自然段分别回答了这些问题。
二、探究问题,深入学习
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抽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其余思考: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样子?
⑵观察实物(学生自由发言)告诉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⑶ 观察实物并讨论:爬山虎的“脚”是什么颜色?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形状?
⑷ 教师用简笔画勾勒出爬山虎的茎、叶、脚,加以小结。
⑸ 复述第三自然段。
⑹ 提问启发: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柔弱)如此细小柔弱的脚能爬上墙吗?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读第四自然段,并在描写爬山虎怎样往墙上爬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2、【课件演示】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
鼠标点击第三句,抽学生朗读,问:这句话哪一个词概括写出了爬山虎是怎么爬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点击鼠标,使“一脚一脚”下出现绿色圆点)
3、“爬山虎”到底是怎样向上爬的呢?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爬山虎往上爬的动作的词。(学生回答,板书:触、巴、拉、贴)(教师点击鼠标,使这四个动词下出现红色圆点)
4、【课件演示】爬山虎“脚”的生长过程。
问:能否将四个词语交换顺序?(不能)
5、教师小结:作者就是根据爬山虎的生长规律,恰如其分地用上动词,形象地给我们展示出了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细致。
6、讨论:能否将“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学生演示讨论结果。
7、【课件演示】展示爬山虎一脚一脚顽强地往上爬的情景。
8、检查自学效果,理解最后比喻句。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我们已经了解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怎么爬的特点。读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还讲了些什么?共分几层。
2、该自然段回答了哪两个问题?(板书:枯萎、牢固)
3、【课件演示】爬山虎定格特写。
从爬山虎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4、齐读最后一句,并理解其含义。
五、总结问题,升华激情
1、作者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按照观察爬山虎“脚”的顺序给我们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小黑板上出示的问题)
2、教师小结:我们了解了有关爬山虎在墙上一脚一脚顽强往上爬的情景,此时此刻,孩子们想对爬山虎说些什么吗?
3、【课件演示】美丽的爬山虎。
请同学们根据观察,用灵巧的小手剪出爬山虎美丽的叶片贴在墙壁(黑板)上。
4、教师总结:鼓励大家亲手种植一棵爬山虎,美化家园,美化生活。
六、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能够围绕课题,揣摩重点,思路清晰,过渡巧妙。注重突出重点语句,抓住关键词,进而了解爬山虎的生长规律。教学课件和教师简笔画的有效利用,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清楚地认识爬山虎“脚”的特点,而且让学生真切地看到了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爬上墙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
不足之处:教学过程在注重以读为本方面不到位,读的不够,一是读的量不够,二是读的不够深入,造成理解课文部分内容时不是很顺畅。另外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做的不好,评价不及时,不能有效利用评价语推进解析文本的进程,这也是自身教学机智问题的暴露。
努力方向:吃透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做到充实备课,注重课堂实践,及时有效的反思。在课堂评价上下功夫,学习名家课堂实录,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摸索更适合本班学情的有效方法,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及反思(市内研讨)
tag: 教学 爬山虎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