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节,主要是展示图片,教师有感情地述说,然后一起深情朗读。图片的展示具有直观性,
学生的感情容易激发出来。
四、拓展延伸
教师补充资料,出示部分国家元首参观时的留言,引导学生抒发此时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应该说如果时间不紧张的话,学生写话后再组织交流,此时可以达到一个高潮。但由于前面时间安排上出现了问题,导致这一写话练习只能放到课后
。
课后,我们教研组立即进行了评课,针对这节课的优缺点,各位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听后感,使我感触很深,受益颇多。
现将各位老师的意见整理如下:
岳林芳:
1、能够抓住教材,利用课件,学习兵马俑的个性。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夏明珠:
1、对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抓的较好,将它与教室做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兵马俑的宏大。
2、“将军俑”指导的到位。先让学生自己读,理解,再介绍,学生印象深刻。
王玉琴:
1、设计围绕一句话展开,紧凑、合理。
2、“规模宏大”体会的到位。
3、作业设计的较好,导入语自然。
4、课件制作的较好。
周杏玫:
1、教师课前测量过教室,在教学“规模宏大”时,将兵马俑与教室做比较,学生对“规模宏大”比较清楚。
2、“武士俑”学生介绍的比较精彩。
3、作业设计较好,先出示元首的话,再让学生在留言簿上留下自己的语言。
朱乐妹:
1、准备充分,课件制作较好。尤其是讲一号坑时,出示图片学生一目了然;学习马俑时,补充克林顿的话,学生对马俑的“栩栩如生”印象更深。
2、“规模宏大”体会较好。学习“个性鲜明”时,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俑进行学习,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许夏英:
1、围绕一个中心,抓住第3自然段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2、在学习“将军俑”时,理解了“威武”后,教师说的一段话有感染力。
陈林男:
1、教师的小结、过渡语都经过仔细推敲。
2、切入口抓的较好,抓过渡段。
3、作业设计的好。
周文英:
1、思路清晰,能够把握关键切入口。
2、摸到了语文教学的模式,展示了清晰的语文教学流程:自学——交流——点拨——朗读。
上一页 [1] [2] [3]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