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磨课反思1
0
推荐与其说又磨了一堂课,还不如说我又一次感受了我们晨曦的团队精神,让我又一次经受了心的洗礼与感动。虽然说语言很苍白,但我还是要说:姐妹们,谢谢你们了!
因为班级才艺表演刚结束,真想歇歇,但五一小假回来,惦记着要出去交流,硬逼着自己赶鸭子上架了,选定《去年的树》,很巧合了,这一年磨了“三棵树了”(上学期的《给予树》思品的《家庭树》)与树真有缘。《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讲述的是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约定好第二年再相见,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之后,大树已经被人类加工成火柴燃烧了。本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语言朴实无华,全文在平淡语言中蕴含着深挚透明的美。
针对三年级的学生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通过读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重点以品读小鸟的三次对话为主,依耐于团队的帮助,心中无底首试失败。伙伴们替我急了,刘、钟、姜为我寻找资料、出谋划策,第二天我拿出二稿,放学后正式“开磨”,一说就是五点多,家里老人病了,孩子没接…… 说实在话心里真过意不去,岂是一个谢字能了。
二稿的设计改动较大,以情感为主线,设计了三个板块,一是感受好朋友;二是艰难寻找,履行约定;三是想象补白,升华情感。周五的教研课再度“上阵”,全体语文老师做我的“参谋团”,整个过程应该说版块比较清晰,学生的朗读感悟体会比较到位:一、注重朗读感悟,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去体会,运用多种方法提高朗读水平,分层次地导读。如:要读好文中的三次对话,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划出鸟儿寻问的有关句子,接着指名读,并交流鸟儿三次问话的神态、动作、心情的不同(学生体会到鸟儿的心情是:惊讶、着急、担心、难过、紧张、甚至激动等),然后设计情境——“你”就是那只小鸟了进行师生对读,体验小鸟当时的心情,实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最后教师引读(以补充提示语的形式)学生接读,这样以情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从而使朗读入情入境。在最后三自然段利用背景音乐渲染,再度激情,师先范读让生如情再读。二、挖掘内涵进行补白。文中鸟儿寻找的过程和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活动,都给读者留下了思考。我抓住这两处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说、写训练。如面对灯火,鸟儿的两次看让人产生了无穷的遐想,我设计了如下想象说话: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里想: 。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默默地对灯说: 。
学生的理解感悟是多元的,因此说的也各不相同,却也很精彩。至此,鸟儿对
树的真挚情感,信守诺言的文章主题已得到很好落实!虽然有小问题较多,但
心中的“尘埃”总算落地,大局已定。周一征求意见再次修改,周二的试上虽
然不够满意但心中还是比较沉着踏实的。
周三走进了交流学校,一个环境优美、建筑漂亮的学校,走进课堂没几分钟就感到了内心的发颤,这里的孩子太安静了,由内到外的静,在我们熟悉的吵吵嚷嚷的大课堂一下子走进“寂静的山谷”,我有些蒙了,那一双双露出桌面(桌子比较高)的小眼睛让我犹如面对着希望工程中那双小姑娘的眼,纯净而明亮,课堂静得让你有些窒息,让他们读很安静读,写就写但轮到说就低头,总算“熬”过了时间,我仍心有余悸。一下感觉到了自己的无能,面队这样的课堂我应该怎样调整我茫然,再一次深切感受备课要备学生,那才是学习的主体,但具体该怎样修正呢?我仍茫然。一上完钟、刘就来电话询问,心中惭愧无言说。
虽然课没上好,但从中的收获还是很多:课堂如何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朗读?对文本的处理与挖掘怎样更为准确地把握?对于童话类课文我们是否能有更好的模式进行教学?等等问题都激起了我的进一步思考。
,《去年的树》磨课反思1
tag: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