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九,
生命是短暂的人们要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尽量多做有于益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事,使生命更有价值。 (三)多角度研讨。1、三个事例中,其中两个都涉及小生命,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在人类眼中,小小的飞蛾实在不屑一顾,一粒瓜子,同样微不足道。飞蛾所表现出来的对生的渴求,瓜子的萌芽吐叶,这里“形体”与“精神”,“形体”与“力量”构成巨大的反差,而这一巨大的反差,又成为震撼人们心灵的根本原因。作者这样安排,正反映了构思的巧妙。2、三个事例如此排列,有何用意? 第一个事例写小飞蛾,面临这严重的威胁仍然极力抗争,表明凡是生命都有强烈的“生之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第二个事例写小瓜子,在几乎是没有生长条件的环境下,长成一截小瓜苗,是以生命的诞生说明生命力的强大;第三个事例是写作者静听自己的心跳,产生了强烈的生命意识,进而严肃地思考人生。这样,从动物、植物写到人,由声的欲望、生命力的强大写到对人生的思考,层层拓展又步步深入,有力地突出了中心。(四)比较阅读,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阅读课本13页克伦·沃森的同题文章,两文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1、提示:可从语言、构思、主题等多个角度入手,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比较。 沃森的文章与课文所举的小飞蛾的事例,主旨一样。都是以小见大。 课文通过三个事例来引发思考;沃森的文章则使细致地描写受伤的蜜蜂如何极力挣扎。 课文形象描写与理性结合,由寻常事例引发对生命的思考;沃森的文章文学色彩强烈,他没有明说自己误出的道理,把思考的空间留给了读者。2、侧重从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表达清晰完整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发言,而将见解的深浅程度作为评价学生发言的第二因素。另外,从学生个性兴趣角度看,有的人喜欢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文章,有的人喜欢文学色彩比较强的文章,尊重各人不同的爱好。五、课外作业1、熟读最后3段,做好积累。2、《每日五分钟》第3课。3、阅读训练。4、写周记,命题作文,任选一个题目写作,不少于500字。题目一:怀念毛主席(9月9日,毛主席忌辰29年)题目二:教师节畅想(9月10日,我国第21个教师节)题目三:我的一家子
http://www.blog.edu.cn/user3/bgychw/archives/2006/1438348.shtml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上一页 [1] [2]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