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英明 文章来源:保联小学校园网
真是没有想到!课堂中,学生能把一篇课文读得津津有味。想一想,是有原因的。
这节课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给原文添加提示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课文的理解,给“人物”设计了不同的动作,给对话加上了不同的语气词,课文在他们的感悟中变成了童话剧,学生读得有趣、读得有味。面对自己的再创造的成果,学生读起来怎么会没有兴趣呢?这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添加提示语有利于指导朗读。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总是苦于朗读知道不得法。但通过这一课的实践,我发现,学生见到一些提示语后,会自然而然地去感悟这些语气。比如,我在重点段“爸爸说”这一句中填写了“亲切地”一词,学生自己就开始体会爸爸说话时和蔼可亲的态度,并且在读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这种情感,并且通过仔细朗读,弄清了作者在重点段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读懂了这一段,全文也就基本上理解了。
另外,我意外地发现,添加提示语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词汇。真可谓“一箭三雕”!
如此看来,在教学中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还真的能悟出好多东西呢!
,《落花生》课后反思十一
tag: 落花生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