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cy102 发表
一 课前游戏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梅花的花瓣的弧形,请同学猜画的是什么?
请同学背有关梅花的古诗
二 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请同学们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句子,思考本文写了什么?
反馈有没有不会读的字词或要提醒大家的地方。有的话一起来纠正。
再读读课文质疑。
刚才同学们的问题很多,老师把它归成了两类,一类是跟外公的哭有关,一类是与梅花有关。按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与哭有关的句子,把它划出来想一想,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哭的。
三 细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
你找到了什么句子?
生: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外公是在读诗的时候读着读着就流泪了。这些都是思乡的诗句,让他想起了故乡,想起了祖国。
当外公读着这些诗的时候,他的眼前会浮现出哪些画面?
(引导出有故乡的亲友、故乡的景、故乡的事
导语有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亲指什么?引读――――
2除了亲人与朋友,他还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引读――――,
是呀,那段时光多么美好,这些情景,不时出现在外祖父的脑海里,因此,每当――――引读
还找到什么句子?
生: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这里的外祖父又是为了什么而哭呢?
为不能回国而哭。
对于在异乡长大的“我”,说到回祖国时,我的脑海里,都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引读:“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那么对于外公来说,提到那生他养他的祖国,他的脑海又会浮现出什么画面?
他也多么想再喝一口长江的水啊,他也多么想再去摸一下长城上的砖呀他多么想————-—-—
可是,外公的年纪大了,他不能和我们一起回去了,这意味着他再也不能喝到长江的水了,意味着他再也摸不着长城上的砖了,还意味着————-—所以外祖父像小孩子一样————读
句子: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自由读这句话,你从哪里读懂了什么?(从“泪眼蒙眬”读出外祖父是多么伤心,,从“随着”读出外祖父的情不自禁、依依不舍)你来读这句话。
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的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只外外祖父站在岸上,挥着手,好像在对我说:“再见了孩子, 。”
船渐行渐远,外祖父那衰老的身躯也变得越来越小,可那他久久不肯离去挥着手,好像在说:“祖国啊 。”
再把三句话联起来读。
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对外祖父三次哭的学习,理解了他那颗深深眷恋祖国的心,题目“梅花魂”和这篇课文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通过读古诗落泪、为“我”弄坏他的墨梅而大发雷霆、不能回国而哭、赠我墨梅图、送我梅花手绢五件事记叙了一个老华侨深深眷恋祖国的心。我以外祖父的三次哭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我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让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
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的活动,才能通过对局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设计时考虑营造诗情画意的“场”,促使学生用思维触摸“白纸黑字”,用心聆听文字背后的一切声音。他们在读中感、在思中悟、在辨中明、在说中得。
本课为第一课时,所以初读时让学生自己找不会读或觉得难读的字词句,是为了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效率,更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解决字词上的问题;第二步的学生质疑,也是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才能更有目的地去学习,更重要的是渗透质疑的学习习惯。在质疑的同时,对于简单的问题,当场予以解决,关系到课文理解方面的问题,则先留起来,学习课文的时候再讲解;深入理解课文时,通过反复的引读,设置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拳拳之心。
在执行教案的时候,却有了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如在教学第一次哭的时候,不管是试教还正式上课都不尽如人意,当我问孩子们“当外祖父读到这些古诗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哪些情景?”学生的回答都非常空泛,如“祖国,亲人”等,如果把他们引到非常具体的事例中去,“想起妈妈亲手做的饭菜,或院子里和兄弟一起种下的那棵小树”等,才能让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深刻地理解外祖父的思乡之痛,才能真正入味。可我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教师引导能力非常欠缺的表现。
本文表达的是一个爱国华侨的眷恋祖国之心,但内容较为分散,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为遥远,这也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难度,如果能给学生简单的背景介绍,相信可以提供一个坡度,能缩短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本堂课值得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恳切地请各位老师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此文转载于
http://www.lgbx.net/oblog31/user1/sgcy102/archives/2007/4719.html
,《梅花魂》教学及反思七
tag: 教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