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课堂教学设计 沈丽珍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
一、 名言导课
1、出示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齐读,知道这句名言出自谁人之口吗?(师简介孟子)
2、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章,学弈(板,齐读)知道什么叫学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查阅资料,借助插图都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 初读,读通
1、自由读读,读准读通
2、说说刚才读了课文,觉得和平时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白话文,文言文,也叫古文)《杨氏之子》 文言文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3、指导读通
指名读 读得字正腔圆,尤其是这几个生字
援弓缴 鸿鹄 弗若之矣
读古文读顺畅总还是欠点儿味道,得读出停顿,也就是古文的断句。
(出示有断句的课文,师领读,有点儿古人的感觉了,像老师这样用笔在树上做停顿符号 自己试试)
生自由试读
4、理解意思
(1)速读译文(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呢?请快速地读读下边的译文。)
明白了这个故事了吗?(用你的读书声告诉我)
师读一句译文,生读一句原文。
同桌互读(像这样对着读,同桌合作读)
读文言文有了大致了解还不行,字字有其义,我们需要读到文言文中间去。考考你
出示原文带点理解(自由理解——指名说)
弈:下棋 通国:全国。 者:的人 (补充:作者,读者,有志者事竟成)
鸿鹄:天鹅。(补充:《史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援弓缴:拉开弓箭
俱:一起。 弗若:不如 曰:说(比较“曰”和“日” )非:不是
聪明的同学边听边在文中带点字的旁边标注,这就是古文的注释方法。如果没有直接的译文,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的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并以此读懂其他的古文,这是一种好方法。
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这篇课文,发现什么字最多? “之” ( 出示全文,“之”加红 )
6个“之”意思都一样吗?(指导理解)
在古文中,之乎者也用的最多,所以人们常常用之乎者也来形容古文。
三、 精读、悟理
1、文中出现了几位人物? 弈秋 两个徒弟
弈秋是谁?指名说(用文中的话来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师:弈秋,何许人也? 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全国的围棋冠军,是金牌得主,可自豪了,谁来读(尔,通国之善读者也。就这样读出全国冠军的气势——齐读
咱们班谁画画画得最好?你可以怎么说?
仿说:( ),通( )之善( )者也。(画,琴,舞,歌)
2、既然是金牌得主,上门求学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有两个幸运的人成了弈秋的学生,后来,是不是真的名师出高徒呢?俩人都成了弈秋的得意门生吗?(不是)
你从何而知? 出示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指名读
难道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不是)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师生对读
3、(与之俱学,因何弗若与?)
生说理由,师引读: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指名合作读,师开头,一生其一人,一生一人,一生读结果,分小组读
4、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不一样啊
你能分别找个词语来形容他们吗?出示:其一人 ,一人 。
其一人: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一人: 心不在焉 三心二意 漫不经心 心猿意马……
其实有很多成语就出自文言文中,如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心不在焉”就出自《礼记》
出示: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礼记.大学》
还有我们课前读得名言当中“舍生而取义者”就含有一个成语——舍生取义
如果有人问你专心致志出自哪里,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它出自《孟子.告子》中的《学弈》一文,我还会背其中的这句呢!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
四、 熟读成诵。
1、《孟子》一书在古代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和《论语》《大学》《中庸》并成为“四书”,我们都知道四书五经是古代学子的必读内容,让我们重现古人读书时的韵味。
假如你就是一位私塾先生,你会怎么读?(配乐指名读 摇头晃脑)
假如我们就是私塾里那群满腹诗文的书生,我们一起来背。(全体起立配乐背诵)
2、短短的70个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至今还影响着人们,这就是经典,这就是文化,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五、 拓展延伸
1、学弈本文选自《孟子 告子》在课文的前面还有一句话。
出示: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今夫:比如说吧。 为:作为 数:技术,技艺。 则:就。 不得:学不会。
运用注释,自己试试能读懂吗? 指名说。
仿说:今夫 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让学生改写
今夫学之为数,(大数)也。 (专心致志),则得也。
专心致志,则 也。(作为学习感言写在书上)
2、文言文精炼,有味道,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很多,如我们熟知的《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都改编自文言文,同学们可在课后找来读读,你会感受古文无穷的魅力。
,《学弈》课堂教学设计 沈丽珍 ]
tag: 教学 课堂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