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校本研究)
教学目标
1 、读读记记“骚扰、偏僻、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等词语。
2 、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 、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来聊聊我国的民居,你们都知道我国都有哪一些有特色的民居呢?(生交流)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孕育五十六个古老民族,织就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 ……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二、初读课文,感受特点
1 .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快速阅读全文,边读边画出他们各自的特点。
2 、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画出了他们怎样的特点?
师:老师在下面看见咱们同学都找得非常好,那你能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客家民居——宏伟壮观 世界民居奇葩,那么“奇葩”是什么意思? 坚固
傣家竹楼——别致美观 绿色之家
同学们掌握得不错,那么,让我们再次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细细地体会他们独特的风格吧!(课件出示民居图片)
三、小组交流 了解民居特点
1.老师这里有一些自学的要求,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活动。(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 1)小记者调查
这是以小记者的身份,来到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做一番调查,调查的内容就是老师发给你的表格(一)小组同学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民居进行讨论交流,并把表格填好,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两个都做。
( 2)笔者座谈会
这是一篇介绍民居鲜明特色的说明文。文章的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作者也用到了很多的说明方法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的,你们可以选择表格(二)来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 3)小导游解说
如果让你来当导游,你会如何向大家介绍呢?“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呢?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好导游词。
( 4)旅游观光
这是你参观完“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之后,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你们还可以以其它的形式来展示一下他们独特的风格,小组同学任选一种形式学习,老师给你们十五分钟的时间准备,待会儿咱们各小组上台展示一下,看看哪个小组同学设计得好,展示得好。
2 、各小组交流准备
3 、全班交流,了解民居的特点。
4、师小结:同学们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了解得非常清楚,听了你们的交流,我们真是感受到了走进了客家的历史与生活,走进了风格独特的傣家竹楼。
四、课外延伸
1 、其实除了这两个典型的民居外,我国其它地方的特色民居,请同学们仔细来欣赏一下,体会它们的独特之美。(看各种民居展)
2 、师小结: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他们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后同学们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民居,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等等,下节课我来一个“观光多姿多彩的民居”综合实践课,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教学反思
回顾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存在了很多的问题:
一、 对教材的把握不深入,不熟练
自己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不够深入,课文的内容也不是很熟练,以致于在学生进行自学交流展示的时候,学生已经找出了列数字的句子,其实自己的意思是让学生再找出打比方的句子,而说成了是继续找“列数字”的句子,使学生显得很茫然,不知从哪儿入手。一是因为教材不熟练,二是因为紧张吧!
二、 对学生的指导、评价不到位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反思一下自己,我觉得课堂上对学生点得不到位,自学的方式也没有跟学生交代清楚,指导的方法也少,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显得很被动。就是有一些同学交流得不错,自己也没有激励起学生向上的动力,总之,学生的参与不是很积极、主动的、活跃的。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感到没有学生学不好的,只有老师导不好的,教不好的,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努力弥补自己的这方面的不足。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⒈知识与能力
⑴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⑵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⑶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⑷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⒉过程与方法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研读,体会特点;深读探究,领悟方法;归纳总结,感受文化;拓展延伸,迁移练写。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领悟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准备
⒈教师制作课件(关于各地民居,如土楼和竹楼的图片;中国民居邮票图片);
⒉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对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资料展示,揭示新课
⒈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风俗各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⒉出示民居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
⒊简介中国民居(见附录)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校本研究)tag: 教学 校本研究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