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北师大版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七册语文教案《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之一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之一

11-07 15:34:22   浏览次数:881  栏目:北师大版第七册语文教案
标签:北师大版第七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之一,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之一
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 孙凤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的“渺小”。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写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懂得“井底之蛙”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大家都喜欢读寓言故事,咱们就来做个看图猜寓言,说寓意的游戏吧!
     出示课件:图片
     《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夜郎自大》、《坐井观天》。
   2、听过这个故事吗?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语。
    过渡:就是这只小青蛙,跃出井外,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它的思想就改变了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这只井底之蛙。板书课题:《井底之蛙》,齐读课题。
   1、自读课文。
     过渡:你要想知道这个故事,请读读课文,你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还可以默读,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同桌的同学一起读,要把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
    (1)生字读准了吗?同桌互相读一读。
    (2)全班汇报。
   3、理解生词。
     “涝”与“旱”反义词,出示图片。
     瞠目结舌:
   4、词语都理解了吗?谁愿意为大家读课文?指名,朗读评价。
  三、学习课文。
   1、体会井底之蛙的快活。
    (1)你用什么语气读小青蛙的话?为什么要这样读?
       哦,你知道朗读的语气要和小青蛙的心情联系。这是一个朗读的小窍门,还需要用什么语气?
       (快乐、自大、骄傲满足……)
    (2)看,同学们读书的体会多丰富!你是从那些词语看出它满足、骄傲、快活的?
       (没有谁)这说明什么?哎呀,简直目空一切呀!
       (独占)哪里是井底之蛙!简直是井底大王!
       (极点)极点说明什么?
       在青蛙眼里快乐的极点是什么?
       板书:跨井栏、倚井栏
    (3)看,就是这些关键词,把青蛙那得意样儿表现的生动、形象,他们能帮助我们把课文读得更美吗?
       老师有个小窍门,重读关键词,小青蛙会更加活灵活现。
    (4)自己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一会儿我要看看那只小青蛙最快活,学生练习朗读。
   2、体会东海之大。
     过渡:这么快乐的小青蛙最后怎么样了?(觉得自己很渺小)跨井栏、倚井栏,不是应该到了快乐的极点了吗?怎么还会觉得自己渺小?
     (遇到了螯)哪里来的鳌?(板书:东海之鳌)
   (1)为什么鳌的一番话,让青蛙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在小组里读懂鳌的话,讨论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千仞:广阔的看不到边际,深的没法量,这样的大海和那一眼枯井,一坑浅水怎么样?没法比。
     旱涝:连大地都干裂,连城市都会淹没,却看不出大海增减。这说明什么?
     大快乐:在东海之鳌的眼里,快乐是什么?也是跨井栏、倚井栏的乐趣吗?
     板书:住在东海
     总结:
    (1)青蛙曾经很满足,觉得自己最快乐,但在东海之鳌的对比之下,才发觉自己的竟是如此的渺小。(板书:快乐)
    (2)让我们一起读读鳌的话,记住他对井底之蛙的教诲。
     小结:浅井之蛙听了这些话,瞠目结舌,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3、体会寓意。
     故事读到这里,你最想把它送给谁?
     这则寓言就是在讽刺这些盲目自大,见识短浅的人。
  四、总结。
    但愿这个故事能象一颗健康的种子,种在你心里,让你见识更广,让你的目光更远,让你不自大,让你更谦虚,让你更好学,让你们找到属于你们的快乐。

  附板书设计:
                   井底之蛙
                  跨井栏 倚井栏
                   东海之鳌
                   住在东海
                    快乐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之一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