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早晨》教学设计 青岛东胜路小学 赵玉英
[教材分析]
这首诗歌共三节,作者描述了宁静的早晨,雪花飘飞,因而想起了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泼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巩固生字,会读多音字“了”“铺”,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站在作者角度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心情,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当雪下了一夜,早上推开门的那一刹那,你会看到什么?你会想到什么?(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引入情境,使学生尽快融入课文。)就在这个美丽、宁静的冬日清晨,就在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里,诗人艾青的思绪却飘到很远很远的一个夏天里。
二、 初读课文
1、选用音乐作为背景,雪花纷纷扬扬飘洒。教师配乐范读。
欣赏完诗歌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想说点什么吗?(初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
要求:(1)认真读,诗歌讲了什么内容?(作者在第一小节中描写了自己眼中的雪景,二三小节诗人此刻却惦记着夏天树林里的一个孩子。)(2)找出哪些小节是作者看到的哪些小节是作者想到的?
2、 细品诗歌:出示课件:小组合作学习:
1)你们喜欢哪个小节?说说你们的理由。
2)你们想用什么语气读?试着读一读。
学习第一小节
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早晨?(安静的、美丽的)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1、感受早晨的“静”:学生抓住 “雪下着下着,没有声音,雪下着,下着,一刻不停。”体会雪悄没声的、静静的飘落下来的形态; “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一句中,两个词语的重复使用突出了静谧的雪的世界。学生体会朗读时自然而然声音变得舒缓而恬静。2、感受早晨的美:学生可能先从语句“雪下满了院子,盖满了屋顶”整个世界充满了洁白与纯净,一片银色的世界,给人以纯洁、美丽的享受。也可能从雪下着下着,一刻不停,想象出片片雪花缓缓飘落像飞舞的银花,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与憧憬来有感情的朗读,达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学习第二小节,想像体会孩子的可爱,揣摩作者的情感
A、.师:这么美的早晨,看着飞舞的雪花,作者的思绪飞到哪里去了呢?请大家读读第2小节,想像诗人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
(学生自由读,想像画面。)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画面:树林中夏天的早晨,一个光脚丫的小孩从晨光中走来)
B、这是怎样的孩子呢?(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你从哪里知道的?请大家再来默读一遍第2小节,画出描述这个孩子的诗句。
C、感悟交流:
(1)抓外貌形态的描写:赤着脚、脸像鲜花、发出低低的歌声,是个纯真、可爱的孩子。
(2)抓动作神态的描写:拿着竹竿、仰起头、透过树叶、寻找知了的专著的样子,感受到这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
(3)从另一只手中所提的各种昆虫中,我们又了解到这是个顽皮、可爱的孩子。
(学生根据自己对重点词语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诗句)、学习第三小节
1.语言描述:雪还下着,诗人还沉思着――虽然我们很久没有到树林里去了,虽然这孩子并不知道我正在想着他,但我一直都记得他那鲜花一样的小脸和很轻很轻的歌声,想着他此刻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我多么盼望像他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啊。
学习第三小节
语言描述:雪还下着,诗人还沉思着――虽然我们很久没有到树林里去了,虽然这孩子并不知道我正在想着他,但我一直都记得他那鲜花一样的小脸和很轻很轻的歌声,想着他此刻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我多么盼望像他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啊。
师在每一小节交流结束时问:在夏天中有那么多游戏可以让我们参与到其中去,夏天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快乐的乐园,这个季节你会做什么?、交流学生想象的夏天的画面。
(鼓励学生尽情的说,指导口头表达。)
第一小节: (让学生在平和的心境中体会冬日清晨雪景的宁静以及美丽。)第二小节:学生随着作者的思绪飞到了夏天,来到了那个孩子的身边。一起游戏。第三小节:从树林里回到眼前的雪天。文章结构完整。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感受童年的美好。)
3、指导朗读。
在反馈的过程中有感情的进行配乐朗读,学生互评,评出全班读得最好的和进步最大的同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并引导学生以抑扬顿挫表现情感。)
4、你想过吗?文章中这个小男孩写的是谁?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第一种可能:诗人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小男孩代表的是童年时的作者,表明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第二种可能:诗人想起了童年的玩伴,表明了作者对童年玩伴的思念之情。第三种……)(猜测这个孩子是谁,揣摩诗人情感。通过学生自己对作者或诗歌的理解,可能猜测是作者自己对童年的回忆,诗人希望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抑或是自己小时的伙伴,抑或是自己曾经见到过的小孩。从而体会出作者多么想如孩童般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他期盼美好、纯真的生活向往。)
5、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将“夏天的小男孩”描写得这么惟妙惟肖?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写作时溶入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真情实感。)
6、进行习作指导。
同学们以后在书写习作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亲身体验放置到作品当中的人物身上,将会使人物变得更加生动。
7、人们常常在冬天时想着夏天,夏天时想着冬天,你有过着类似的经历吗?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想一想,然后提醒学生进行有条理的表达。)
三、美读成诵、语言积累
1. (过渡)大家都读懂了诗人的心,你们愿意来抒发诗人的情吗?请同学配乐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2.这么美的语言,你愿意牢记下来吗?请把你最喜欢的小节背下来,和同桌一起分享。(出示提示语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
四、再创情境,妙笔生花
1、出示雪景画面在优雅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抒发自己的情感,写一段话或简短的诗歌。(使学生能从有限的雪景图中,发挥无限的想象,表达对世界的认识或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根据板书做小结。
[板书设计] 下雪的
下雪————夏天的树林
安静、洁白 小孩天真、活泼
喜悦和期盼
作业:写一点感受或仿写诗歌
“雨下着,下着,淅淅沥沥, 我想得很远,很远。
雨下着,下着,迷迷茫茫。 我想起原野绿草如茵,
绵绵的雨丝,洒在屋顶, 斜斜的细线,笼着村庄 一群孩子,撒腿欢奔, 整个世界,多么轻柔,多么美妙。
tag: 教学 青岛 东胜 , 北师大版第七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七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七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