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继续巡视,边巡视边和同学交流,边帮助同学总结勾画方法。师:有的同学画的是几个词语,有的同学勾画了语言和动作,还有的勾画了连续的几个词,这个叫语句,还有的同学注意到了标点……(其实没有同学注意到标点,我不过是想用积极的方式引起他们对标点的注意)师:(突然发现后排的一个同学没有勾画,一问,原来没有笔,同桌也没有,附近的同学都只带了一支笔,于是转身问同学)哪位同学有多余的笔?(总算在前排找到一支笔)
生:继续寻找,部分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师:有的同学好像完成了,我不知道你找完了吗,不要我喜欢牛顿就只找写牛顿的文字,其他的喜欢不喜欢都得找根据。师:继续巡视(突然发现有一个同桌,两个人看一本书,一个同学没有带书,我先前打听了,他们有的同学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昨天晚上又下了大雨,山路更是泥泞不堪,会不会在上学的途中滑倒了,把书弄脏了呢?同时,眼睛还扫描到几个同学在大冬天里穿的凉鞋还有一个同学打着赤脚。看着他们,想到自己童年,我突然一阵心酸,赶紧回到讲座上把我的书拿下里借给他看,尽管我如果没有书,就不能很好地读课文了,我对书的具体语言也不熟悉呀,但是我还是决定这样做,以至于后来读书的时候,我有时只有顺手拿起旁边的同学的书来读。)生:继续师:画完了就读,可一读词可以读句子。师:找得快,说明咱们效率高,找得慢也不要紧,说明咱们找得很仔细。师:(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大声读书,硬要他们个人大声读可能有点勉为其难,算了,找到好的一面狠狠表扬一下)我看部分同学更愿意默默地读书,这样也不错,只要你在思考,思考过了就好。师:咱们看着黑板,统计一下,喜欢牛顿、卡特、奶奶、
同学们的分别举手。生:大多数爱憎分明,极少数有说不清师:现在除了牛顿以外,大家在其他的几个人物上意见不统一,不统一怎么办?我们要讲道理!师:我们先说谁呢?生:牛顿师:同意先说卡特的举手(举手的不多,看来他们还是习惯从前往后,按部就班,就这样吧!)师:看来同学们愿意先说牛顿,好,我尊重你们的意见,来说一说或者读一读你喜欢的原因。生1:读写牛顿的语句。师:那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呢?生:摇头师:不想说,那请你坐下。师:有没有同学也画了这一句。生:我来读“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问题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师:你想不想说一说?生:我想说,我一定要向牛顿学习,多问为什么,长大后成为科学家。师:你能够把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联系起来考虑,真不错。师: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这一句,愿意听吗?生:愿意师:怎么读出“牛顿遇到每一个问题都要问为什么”呢?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强调“任何”,再读一读。生:继续读,还是读得很差(我的指导没有效果,自己也范读了,也讲了读的方法了,可是一点起色也没有,我冤!赶快转到另一个地方吧,读不好下面再指导。要不然一节课教这一句都够呛。)师:还有没有地方,让你很喜欢牛顿呢?生:第二自然段的“他总是攒钱来买……”
师:大家注意到没有,他把“总是”读得很重,说明什么?生:说明牛顿很热爱做手工。师:这也是我们喜欢牛顿的理由。师:还有吗?(教室里零星地举起几只手,还是那几个,我想最好是其他同学平时已经习惯听别人讲了,要不然我的老脸都不知道往哪里搁,我是飞进九牛二虎之力努力调动呀,怎么就启而不发呢?上课前的互动一个个不是很放松吗?我得告诉他们怎样把握机会才行)不能够总是那几个同学举手,我们其他的同学也要努力争取,机会是我们自己争取来的。生:仔仔细细师:你找到这个词,能把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吗?(读得不太好,同学们笑了)
师:我们不笑,能够站起来读就很了不起了。再读一遍,我相信你能够读好。生:再读,好一些了。师:他强调“仔仔细细”我来读一读,你们听一听。师:把这句话的“仔仔细细”故意读成“仔细”。生:老师你读错了。应该是“仔仔细细”。师:啊?师:你能够把漏掉的字添上去,读一读吗?生:把这句话再读了一遍“他停下来,仔仔细细……”(读得几乎听不清)师:你听出来了,但是没有读出来。我来是读一下,你们听好了。师:范读这一句。生:全体学生齐读这一句。师:“仔仔细细”,咱们先读这个词,再放到句子里。师:你们读。生:生再读,把整句话读完了。(我心里那个急呀,把一个分句读好就不错了,读那么多干吗?但是还不便发作,况且我还要为那么多老师做示范。再一次表扬一下他们。)
师:我发现同学们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把一句话读完整。师:继续找。生:“几乎忘了回家”
师:从这一句你就喜欢他,你能说出理由吗?(这名同学不能说出原因)师:那谁来帮助他?生:因为它非常专心,而且喜欢风车。师:(故意若有所思)哦,他如果喜欢玩具,我们就不喜欢他了。生:学生们都笑了。师:你们读得时候想强调哪个词?生:几乎师:我现在要把几乎去掉,你们看行不行?生:行……(简直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反正老师说的都行,我差一点绝望)
师:那我们把几乎去掉读一遍。生:“他停下里,仔仔细细地看,忘了回家”
师:这样行不行?生:行……(我简直要崩溃了,我忍!)师:还是行?(作疑惑状)生:不行……(全体同学见状马上改口,老师怀疑了,肯定答案不对。我的妈呀!)师:(走向一名男同学)现在,你是牛顿的奶奶,我来采访您。师:奶奶您好!(同学们一阵大笑)生:你好师:牛顿回来了吗?生:回来了师:回来呀,刚才你们把牛顿都回去了吗?生:没有回来。师:你担心牛顿吗?生:担心师:看来,我们还得把牛顿读回去,可不能让奶奶担心,要注意读哪一个词?生:几乎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次可要把牛顿送回家才行。生:齐读。(还是不知道怎样体现重点词语,我已经黔驴技穷了。)
师:(狠狠忍住)我再一次示范,大家只读“几乎忘了回家”
生:再读了一遍(终于好了一些,赶快闪)师:还找到没有?(本来想,没有的话就赶快过去,浪费时间呀!就这么随便一问,结果把我绕进去了。)
生:丁丁当当师:我猜你喜欢音乐生:不对师:那为什么找一个象声词?生:因为从这个可以看出牛顿喜欢做手工。(又绕回到开头的理由上去了,因为牛顿喜欢做手工,所以喜欢他。我不是已经都幽了他们一默吗?不懂音乐!我得另辟蹊径解决这个问题了。)
师:我不喜欢他这样整天做手工,因为书上写了“耽误了学习,学习成绩很差”,我是老师,我就不喜欢他。你给我一个喜欢他的理由。生:但是,他喜欢做手工,后来经过努力成为了大科学家呀!(这个问题回答得好,尽管逻辑不太严密,我得抓紧时间表扬一下,顺便也教育一下听课的老师。)
师:哦,你在告诉我,告诉所有的老师不要用老眼光看人,现在成绩不好,不等于今后没有出息呀!谢谢你。生:不用谢。
生:牛顿帮奶奶背着麦子去磨(二声)面。师:磨(四声)面。生:重新读了一次。师:从这里你看出牛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生:诚实的孩子。师:(大惑不解状)诚实的孩子帮奶奶去磨面,不诚实的孩子就不去了?(又是一阵大笑)生:好孩子师:怎么个好法?(又是没几个举手的,我得鼓励鼓励男同学,他们今天声音很大,但是不敢当众发言。可能平时太淘气,老师喊他们少说话吧。)男同学,勇敢地举起手,争取自己的机会。生:(终于几个男同学给了我面子,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认为是一个勤劳的好孩子。生: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师:助“人”,是说别人,奶奶是自己人,这样说不好。师:我说说,我的感觉,我觉得牛顿是一个体谅长辈的好孩子。你们看,我们都读书,但是读出来的感觉很不一样,我们就拿到这来交流,交流以后,每一个人就都有新发现了。(该换话题了,要不然讲到天黑也讲不清楚了)
师:我们现在来说说卡特吧!刚才我们的意见不统一,那就找出理由来和大家讨论。师:不喜欢的先来说生:因为同学们都迸发(读成了并发)哄笑。师:这是说同学们的表现,没有说卡特,而且你刚才把这个词读错了,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迸发”。师:(来不及了,时间在流逝,我心在下沉,干脆直接告诉找什么得了)你们看看卡特一共讲了几句话?表情怎样?生:我喜欢卡特,因为卡特提醒了牛顿。师:刚才不是说不喜欢的先说吗?不过你既然喜欢,你来读一读卡特说的话。生:读“牛顿,风车为什么会转,你能说理由吗?”
tag: 课堂 故事 富顺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