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
课前导入:(课件播放声音)
师:孩子们,听听,在这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是谁在唱歌?(大声地说出来)
生:蛐蛐、蝈蝈、青蛙……
师:你们真会想象,我想其中一定还有纺织娘,它也是一种夏夜里的鸣虫,细细地听!
师:多美的歌声,仿佛是甜甜的摇篮曲,(课件出示句子: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分析:采用“听声猜声”的导入方式,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学生对本堂课产生强烈的新奇感,由此引出文中“纺织娘”这种不为学生所了解的昆虫名,一句话简单介绍后,让学生在知晓昆虫名的情况下再听,为读好文中“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这个句子作好辅设,学生可“跟声读句”,读出韵味,起到最有效地把握句子朗读节奏的作用。同时,这也是一种“文本倒置”的导入方式,把课文最后第二自然段的重点句放到了课前导入中,以充满趣味性的方式完成句子教学,也完成了乡下人家“月夜虫鸣”这幅画面的整体感知,为学生学好课文中其他几个画面打下基础。
【片断二】
整体感知:
师:课文给我们描述了哪些景物?
生:瓜架、瓜藤……
师:哦,瓜藤满架。(板书“瓜藤满架”)
生:……
师:哦,这么多的景物(课件出示:瓜架、瓜藤、花、竹子、春笋、鸡鸭、晚饭、昆虫)构成了一幅乡下人家美丽动人的画面,你们能不能像老师这样用四个字的词来形上边这些乡下人家的景物。
生:鲜花盛开、雨后春笋、鸡鸭成群、晚饭飘香、……
(师随机指导、点拨、板书。)
师:孩子们瞧(指板书),聪明的我们把文中的美景编成了一首小诗:
乡下人家
瓜藤满架,
鲜花盛开,
绿竹浓阴,
雨后春笋,
鸡鸭成群,
晚饭飘香,
月夜虫鸣。
师:来,美美地读读这首由我们集体创作的小诗吧。
师:再读读,这些可都是好词啊,可以试着背下来。
分析:我认为一堂好课首先得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和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本课,我以一首小诗的形式把文章的内容呈现在学生眼前,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学有主向。
同时,这首诗的呈现方式是灵活机动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一个快活、轻松的氛围中汲取集体的力量,积累词语、丰富语言。针对儿童记忆力强的特点,为了夯实语文积累大厦,让学生多背一背这首诗大有裨益。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产生悟性,更要在悟性当中开发学生灵性,因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塑造和完善,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敞开自己的心灵,使学生成为有灵性有个性的人。
【片断三】
重点句分析:(课件出示图片)
师:孩子们瞧,在这茂密的竹林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几个孩子在竹林里捉迷藏。
生:我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玩耍时的笑声。
生:我仿佛看到了几个老汗在乘凉。
生:我仿佛听到了风儿与竹叶嬉戏的“沙沙”声。
生:我仿佛听到了小鸟在竹林里歌唱的声音。
生:我仿佛看到了乡下人家一家人在竹林里共享晚餐。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感觉真凉爽。
生:……
师:是啊,这真是一道别有风趣的风景啊。一起读(课件出示句子: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
师:绿的叶,青的竿,真美啊。读。
师:那是一片绿绿的海洋啊,再读。
分析:新课程小学中低段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借助多媒体能起到事伴功倍的效果。通过让学生看图欣赏,许多智慧性语言犹然而生,充满了想像,是我在备课时意想不到的。看来,给学生创设“说”的机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更培养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手段是多元化的。我们正可以利用这些多元化的手段,在充分调动学生感、知觉的基础上去读文本,又在读过文本之后,进一步理解文本。最后,带着情感读出文本。
三、研读文本激发课堂亮点
课堂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教师研读文本应当是成就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多次磨课,让我深切地体会到这个真谛,好文章是靠读出来的,而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读得越多,感悟就越多、越深刻。那么,在课堂教学这个过程中,即便是出现了“跑题”,老师仍然能泰然自若地把学生引领进文本,可见,“心中有数,行动有招”。同样,真正研读过课文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不会一味地追求表面形式,而更注重为有效理解文本服务,使教学过程踏实而真切;使学生学有所获;使课堂有点可亮。
师:哦,乡下人家,瓜藤满架是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回顾板书)
乡下人家,鲜花盛开是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
师:乡下人家,真是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课件出示句子)
师:孩子们,既然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那么,还会有哪些时候,哪些季节,甚至于哪些地方会有独特,迷人的风景呢?填空:乡下人家, 是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生:乡下人家,早晨是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是啊,早晨,雾霭四起,勤劳的农家老汉踏着晨曦去赶集了,这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生:乡下人家,早春,冰雪消融时,泉水丁咚是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生:……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是我贯穿整个教学设计的一条主线,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环往复地朗读这句话。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最后,我把“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进行延伸与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文本以外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而培养语感最直接的途径是让学生有效地朗读,即研读文本。何为有效的朗读?杨再隋先生说得好:“要充分、有效的读书,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因此,教师必然要实实在在地研读教材,帮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从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同时在“会读、爱读、乐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乡下人家》教学片断实录:
tag: 教学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