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有的人》教学实录二

《有的人》教学实录二

11-07 14:59:46   浏览次数:347  栏目: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有的人》教学实录二,
      师:读得感情充沛,讲得也正确无误,这首诗就是这样用形象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在纪念鲁迅先生为人民和革命进步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同时,向人们揭示着关于生命的真正含义,的确是一首难得的好诗。说他是好诗,除了形象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外,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呢?(生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24):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把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的形象和下场来做对比,更好地阐明深刻的道理。
      师:不错。不过你刚才说到“两种人不同的表现和下场”,能结合原文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生(24):诗的第二节到第四节写的就是两种人的不同表现,第五节到七节写的就是两种人的不同下场。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不过有个词用得很不恰当!
      生(25):不能用“下场”,因为这是个贬义词,而他说的“两种人”
中包括具有鲁迅先生那种精神的人,而诗中对这种人是充满褒奖和赞美的,因此这个词不合适。
      师:既要能适合褒的对象,又要能适合贬的对象,那该用什么样的词好呢?
      生(26):中性词,比如“结局”。
      师:很好。诗歌把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的表现与结局进行对比,更好的阐明了无私奉献者虽死犹生、精神永存,欺压人民者虽生
      50
      犹死、遭人唾弃的哲理。这样来看,全诗的结构就十分清晰明了了。能够解说清楚的同学请举手。
      生(27):第一节以议论总领全诗,二到四节、五到七节分别将两种人形象与结局进行对比。
      师:以饱含哲理的议论开头,用形象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来表现抽象的哲理,使这首诗显得意味深长而又别具一格。让我们饱含感情地将这首意味深长而又别具一格的好诗齐声朗读一遍,能背诵那是最妙不过的了。(生齐声朗诵或背诵)
      师:读完臧克家的这首《有的人》,同学们能告诉我生存的意义与目的应该是什么吗?
      生(28):对人民有所贡献,对社会有所意义。
      师:同学们看过那么多的课外读物,你们能从其他作品中得到关于生存的意义的启示吗?
      生(2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告诉我们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生命才有意义。
      生(30):保尔柯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这句话告诉我们有所作为,生命才有意义;投身全人类的解放事业,生命才有价值。
      生(31):老师,我曾经读过一首诗,不知道能不能说。
      师:但说无妨。
      生(31):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首诗呢?
      生(31):我觉得他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摆脱束缚,享受自由。
      51
      师:既然如此,念出来有什么担心的呢?顺便问一句,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生(31):(不好意思)忘了。师:能背诵积累就很了不起了,不过为了更好的理解这首诗,特别是他所说的“自由”的准确含义,我请你务必下去再认真查阅一下诗的作者及有关情况,好吗?(生点头)
      师:关于“什么样的生命才有意义?”的话题,今天暂且讨论到这里,大家还有其他的发现,课后尽情交流,并把这些名言辑录在摘抄本上,我们比比看,谁“探讨”得最充分、最深刻。这是今天的第一个课外作业;另外我们今天还学到了在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这使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虽然只有10个字,但它通过对比手法把不平等社会现象揭露得入木三分。请大家课外查阅这句诗,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www.lexue88.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上一页  [1] [2] 

,《有的人》教学实录二
《《有的人》教学实录二》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