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拉萨的天空》课堂实录

《拉萨的天空》课堂实录

11-07 15:17:12   浏览次数:904  栏目: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拉萨的天空》课堂实录,

师:在最寒冷的冬天,布达拉宫的上空是(    );在最炎热的夏天,还是(    )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图片)你看,布达拉宫坐落在这山上,它依着山的地形而建,这就是“依山而建”。

师:布达拉宫头顶着蓝天,如果你就站在下面,会有什么感觉啊?

出示: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师:如果没有蓝天的衬托,布达拉宫有这么雄伟吗?(对比)就失去了一半的美。

师:在蓝晶晶的天空的衬托下,布达拉宫多有气魄啊!老师请男生来读,读出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感觉。

师:这湛蓝的天空不仅让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给其他各种景物增色不少。不信,瞧——(多媒体出示一组图:蓝天映衬下的雪山、草原、湖泊等图)

语言训练:有了这蓝天,______ 显得                。

生:有了这蓝天,雪山显得更加晶莹透亮。

生:有了这蓝天,清澈的湖泊显得更加宁静美丽。

……

第五段:

师:蓝天让拉萨的每一寸土地都变得美仑美奂。作者对它有千言万语,在这里都汇成了一句话:“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课件出示)生齐读。

师:这句话中,作者把湛蓝的天比作什么?  

生:作者把湛蓝的天比作窗帘。

师: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窗帘?

生:房间里。

师:窗帘把房间装饰得更加美丽。就像我们的教室,两面墙上的窗帘,给我们教室增添了亮丽和柔美。(出示课文中的最后一幅图)瞧,近处是献祭的羊头和表达祝福的经幡,远处的藏民们心中神圣、庄严的布达拉宫,谁把它装饰得更雄伟壮观?

生:天空!

师:对呀,巨大的蓝色“窗帘”,装饰着圣地。多么奇异的景色,多么奇妙的比喻呀!让我们把这“窗帘”永远敞开在心中,永远留驻在脑海里。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

师:课文学完了,老师还想请同学们读课文,不过这一次读,不用嘴巴,用自己的耳朵,用自己的心去读。

(配乐范读)

师:听出来了没有,在作者王宗仁心目中,这拉萨的天空就是一首诗,还是同学们这节课共同写的一首诗呢,(指板书),齐读。

拉萨的天空

湛蓝、透亮,

是用清水洗过的蓝宝

纯净、明洁

掬一捧就能洗脸

蓝晶晶,蓝晶晶

这是圣地的窗帘

(五)欣赏西藏组图,背景音乐为《走进西藏》

师:走进西藏,也许会发现理想,走进西藏,也许能看见天堂,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雪山,走进高原,走向阳光。

 

 

 

 

 

 

 

 

 

《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
□金焘 发表于 2010-1-4 14:08:00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视频是最直观的帮助学生了解拉萨的手段,优美的音乐,精致的画面,这些无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感官上的刺激往往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通过视频为教学做好情感上的铺垫。学生也能够从这些画面中初步的感知拉萨,想象拉萨的天空。播放富有浓郁西藏风情的视频,同时教师范读课文,以自身的情绪状态能感染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进入情境。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的教学主要围绕“你眼中的拉萨是怎样的?”来展开,将学生的思维打开,再抓住天空这一点展开教学。

二.以读促悟,感知文本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体现这一全新的阅读理念,我的教学设计立足于“阅读文本”,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通过第一环节的导入让学生顿觉“拉萨的天空真蓝、真美”,让他们带着这样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心灵与文字发生碰撞,并通过语言来抒发感受。

在教学2至4自然段时,我把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读、谈的方式来体会拉萨天空的美,给学生自由朗读和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学会感悟文本的语言。

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间互相交流。运用小组互读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位教师难以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缺憾。

指名交流自己所喜欢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天空的特点,说说通过这些词语看到了怎样的天空,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进行引导和拓展,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亲身感受拉萨天空的辽阔、蔚蓝,再次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和丰富的想象与作者产生共鸣,充分地理解、感受拉萨天空的无限美丽。

拉萨对学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绘拉萨天空的词语又是隽永深刻的,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欣赏图片,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描绘的意境;通过朗读和交流,能使学生在读中解疑,又在读中获得言语美感。

在第5自然段中,“圣地”是一个抽象的词,通过让学生欣赏一组朝拜的图片,从而让学生理解“圣地”的意思。文中的一句准确、形象的比喻句,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了圣地的窗帘。在教学时,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感受蓝天对拉萨的重要,再现圣地窗帘的美。

三.表达情感,升华感悟

最后设计一个说话练习,在欣赏了拉萨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迷人风采后,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拉萨天空的情感。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口语交际,让学生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拉萨的情感,既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又是一个简单的说话练习,帮助学生准确、生动的表达,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上一页  [1] [2] 

,《拉萨的天空》课堂实录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