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三语” 感受“拉萨天空”的美——关于《拉萨的天空》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描绘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潘秋兰老师率先在年级组上示范课,经过认真研读文本、试教准备后,为大家作了课堂展示,十多年前我教过一届三年级,今年走进三年级课堂,我感到教学工作真是常做常新。我们同组教师听课后,作了进一步研讨、反思。
一、把握一个“蓝”字,贯穿教学始终
中国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名城,本文通过描写拉萨的天空,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座得到大自然恩赐的“日光城”,拉萨地处“世界屋脊”,加上日照充足,因此才有了拉萨天空湛蓝、透亮的特点。潘秋兰老师能把握课文的主旋律,引导学生体会拉萨天空明净、蓝晶晶的特点。教者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段多读几遍,引导他们品味课文的语言,读中感悟、思考,如“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写出了什么,做一做“掬”这个动作你有什么体会,由此想象天空的碧蓝、纯净,面对这么美的天空,你会什么想法,进而引导学生读出对美丽拉萨的向往之情。再如课文第三自然段,“紧紧”“不忍”等词语将拉萨天空给人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教者抓住这些关键词,引导学生多次朗读比较,有的学生能读出文字中包含的感情,让人进一步体会拉萨天空的美好、令人向往。
二、适时选用媒体,相机辅助教学
潘秋兰老师课前查找了很多资料,有关图片形象地再现了拉萨天空蓝宝石般的美。在实际教学中,教者注意了选用媒体的适时、适量,媒体相机辅助教学,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同组教师在学校上传文件中使用该课件,资源共享,反映较好。)
课文第五自然段写道:“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有了这蓝天,倚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教者适时地选用了两张投影片,一张是蓝天下的布达拉宫,另一张是没有与其比肩独立的建筑,对比分明,学生不由地感到蓝天下的布达拉宫群楼高耸,崇阁巍峨,显得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如果说没有这湛蓝、开阔的天空,布达拉宫的气势就不会让人觉得那样壮观。媒体课件的适时应用,为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展思维空间,如点睛之笔,起到了出神入化的作用。
以上从两个方面谈了可供学习的方面,作为年级组示范课,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反思,努力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如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这是两个对比的句子,拿白云与天空对比,形成了白和蓝的映衬,突出了“纯净”;再拿草地和天空对比,形成了青和蓝的对照,突出了天空的纤尘不染和“明净”的特点,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呈现鲜明的色彩对照画面,再由课件的适时展现,体会这句话的实际内涵。其次,教学的最后环节中,教者播放了《走进拉萨》的短片,如果片子的内容能紧紧抓住“拉萨的天空”这一主题,每页图片上都有美丽、湛蓝的天空的话,教学主题就更为鲜明了。
总之,听了这一节年级组示范课给我不少启示,关于研读文本、驾御教材、组织教学、把握儿童的阅读心理等等,再次走近“三语”,要深入学习的很多很多……
本文转载
http://www.tzssng.net/blog/user1/youmei/archives/2006/3048.html
,潘秋兰老师执教《拉萨的天空》示范课的反思
tag: 拉萨 天空 潘秋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