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知道这金箍棒多少斤吗?足有13500斤,老龙王介绍金箍棒时曾说:“那块铁挽着些就死,磕着些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
生读句
师:这样的金箍棒,这样劈脸,这样当头,这样抡起,打这么个妖精,那真是小菜一碟。个别学生读三句。
师:真是越“美”越打,越“苦”越打,越“善”越打,打得怎样?
生:痛快,解恨,更加妙不可言。
4)师:三打白骨精,尤其是第三打最精彩,结合有关词语,说说你感受到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自信,机智,勇敢,决心坚定,随机应变,感恩,善于识别诡计……结合词语说,读
四、学习唐僧的态度的语句,体会文章的主题。
1、师:悟空三打,唐僧的态度怎样呢?
生找,读句子,师补充:悟空三打之后结果怎样?
生:被赶回了花果山水帘洞。
师:原来还有唐僧的板书:三责
2、你感受到唐僧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善良,懦弱,但也善恶不分。
3、这三责里,最终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呢?
出示: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
师:唐僧眼里看来,做人应该——
生说:出家人慈悲为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伤人性命,要下十八层地狱;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悟空连伤三人性命,罪不可赦。
师:所以唐僧说——
生读句子: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
师:悟空在哪里?你该怎样为自己辩解?
生:师傅,因为你肉眼凡胎,看不清妖精的真面目,所以被它蒙骗了。
师:那你教教他,怎么识破妖精的真面目?
生说:此地荒凉,哪来人烟;八十多岁的老婆婆走路闪着出来的,哪生得出二十岁的女儿;白发老公公怎么知道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不见了?
师:其实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只要仔细观察,运用自己的智慧,妖精的真面目还是能够识破的,因为骗人者总会露出马脚。
师:究竟谁善谁恶,师徒四人是当局者迷,而我们旁观者一目了然,而作者创作小说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弘扬“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4、师:这样“三变”“三打”“三责”的情节,你们读着感觉重复吗?
生:不重复,因为内容不同。
师:更重要的是三次内容层层深入,矛盾不断激化,情节不断推进。这就是文学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板书叫:反复叙事,比如“三借芭蕉扇”“三顾茅庐”“三打祝家庄”等。
五、总结延伸
1、《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样的鸿篇巨制,一节课只能窥见冰山一角,不同的人读,不同的年龄读,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收获,请同学们好好阅读它。
3、出示作业:
1)复述故事,可补充一些原著情节。
2)思考问题:如果唐僧四人穿越时空来现代体验生活,他们各适合什么工作,为什么?
3)阅读原著,准备参加《西游记》故事交流会。
板书
8 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 悟空 唐僧 八戒 沙僧
美 打 责怪
三变 苦 打 惩罚 撺唆 沉默
善 打 赶走
tag: 教学 白骨精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