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案例分析
扬中外国语学校 施正琴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第十册第13课,此文是篇散文。作者有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我在教学中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学生们能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师生收益匪浅。
例:(教学片段)……
师:出示课文最后一节:“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生:(自由朗读此段)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这位老人很自信、很好客。我从第一句中知道的。老人相信自己30年后,会与作者相聚。而且还用“!”来加以肯定,语气坚定。
师:你能读好这一句吗?
生: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师:你是怎么读好这句的?
生:我是带着激情,以自信的语气读。
师:大家都来试读读。
生:(大声朗读第一句)
师:这段话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老人性格开朗、豪爽、乐观。
…… ……
师:是呀,作者也被老人精神折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吗?
生:(先自由练读,再个别朗读)
师:对老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会给作者有什么启发?
生:1、作者今后一定以扫路人为榜样,生命不息,攀登不止。
2、作者在生活中,一定是个充满自信、乐观的人。
3、作者一定在工作与生活中藐视一切困难,是个豁达开朗的人。
…… ……
师:好,同学们都动脑筋了,那么怎样在文中表达读者的心思?
生:干脆在结尾处加一句。
师:好,这个主意棒!你想加什么?
生:1、老人的高尚情操将伴随我的一生。
2、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将伴随我的一生。
tag: 教学 天游峰 案例分析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