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能伸能缩,神奇无比,充满神秘。那么,课堂上,怎么给学生一根“金箍棒”,让学生也能走进奇妙的世界呢?文章向我们描绘了诡计多端的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三次变化成不同的人物,都被孙悟空识破,结果还被孙悟空打死的故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能较快地得到提高。在教白骨精第一变的时候,我是采用“牵着蜗牛去散步”的方法的,沿途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采撷了许多的芬芳。有了这个基础,我决定给学生一根神奇的“金箍棒”,让学生自己学习白骨精的第二、第三变。学生在学习了第一变的基础上很快投入了情境中,手中的“金箍棒”施展得很灵活,很神奇。
让学生走“进”文本而非走“近”文本——《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二)
学完课文,鲜明的人物形象已跃然纸上,坚定不移、机智勇敢的孙悟空,诡计多端、千变万化的白骨精,慈悲心肠的唐僧,馋嘴的猪八戒。这些人物在学生的踊跃评价中似乎已走进了我们的教室,但我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既然学生对这些人物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何不让他们演一演呢?于是,我让学生按就近原则自由组合,尝试表演,学生的兴致异常高涨。瞧!白骨精不仅“美丽漂亮”,还那么嗲里嗲气,猪八戒不仅馋嘴,还那么“好色”,孙悟空的疾恶如仇与机智勇敢也是那么惟妙惟肖,唐僧胆小、懦弱也是那么逼真。对了,这才是真正的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这才是有效的课堂啊!
,给学生一根“金箍棒”《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
tag: 教学反思 白骨精 金箍棒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