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段抒情性的议论:“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啊!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象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全国人民都作出回答。”这段文字所把评者对祖国神圣土地的热爱之情推向高峰,表达了作者对党领导劳动人民改变这块古老土地的面貌的信心和热望。同时,作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保卫我们的每一寸土地,一是如何建设、开发我们的国土。这正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之所在。最后又以“青春的大地”的名义,要求全国人民对这两个问题都作出回答,表达了作者的殷切的期待和对全国人民(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激励之情。这段文字起到了总结全篇,卒章显志的作用。
四、一个长句的分析
《土地》的第三段有一个很长的句子:
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象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捧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里插秧,黑油油的泥土吱吱地冒出脚指缝的时候,你是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的遐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斗争和流血,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们的痛苦、忿恨、希望、期待的心情?
这个句子有二百二十二个字,是一个罕见的长句。如果我们把它简缩一下,就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单句。它的主干就是“你曾否……涌现过……遐想”,主语是“你”,谓语是“涌现”,宾语是“遐想”。其它分别是这三种主要成分的附加成分或复指成分。
“当你坐在飞机上……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的时候;或者,在农村……的时候;或者,当你……的时候”这并列的介词词组,在这个句子中作状语,是用来修饰谓语的。把它们放在句子的前面,是状语提前,为了突出状语所描述的内容。这个长长的状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飞机上、汽车里、农村、田里;视觉、触觉;动态、静态)的观察体验、感受,描写土地的辽阔、壮美和肥沃。破折号后面的部分“想起……想起……想起……”这是用来解释“遐想” 的具体内容的,是宾语“遐想”的复指成分。一连三个“想起”把“遐想”的内容生动地再现出来,开启下文,一层深入一层,从土地的“过去”与“未来”的历史变迁,到劳动人民为成为土地的主人所进行的流血斗争,到劳动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斗争及其痛苦、忿恨、希望、期待的心情。这个疑问句式,又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
───《高中语文难点分析》(刘刚)
tag: , 综合教案资料,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