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陈庆德《安妮日记》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陈庆德《安妮日记》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11-07 15:17:12   浏览次数:690  栏目:高一语文必修二
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二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陈庆德《安妮日记》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以德国和日本为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1933年,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有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杀人者很多是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人。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所以说他们的人民对战争一样有罪过,一样有责任。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答案:“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是说他的人民对战争有一样罪过,有一样的责任。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都是他的士兵所为。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日本这个民族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正视战争对亚洲人民犯下的滔天罪恶,他们还一直极力否认自己的罪恶,这是一个难知是非,不会反思的民族。

第3题答案

问题分析:

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被改变的,作者试图告诉人们什么。

索科洛夫、我、安妮,他们原来都有自己的身份和各自追求的理想,战争使他们有了怎样的改变?作者以他们的改变和命运表达什么思想?

答案:《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中的索科洛夫与世无争,他只想过安定太平的日子,然而战争爆发,全家死于战火,只剩他孤身一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虽然有点懵懂,但他毕竟还只是个未成年的孩子,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安妮正是读书的孩子,更想成为未来的作家。而战争无情地破坏了一切,剥夺了他们最平常的梦想。作者试图通过作品告诉读者或后人:在不人道的战争中,无论是施害者还是受害者,遭受苦难的总是人民,战争摧毁了普通人的生活。

第4题答案略。

六、作业


上一页  [1] [2] 

,陈庆德《安妮日记》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陈庆德《安妮日记》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