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段
第7段
第8段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分析本文对荷塘月色描写的层次安排
第2题答案:
六、整理笔记,朗读,进一步理解体悟。
第2教时
要点:欣赏景物描写及意境,咀嚼语词,分析特色,背诵课文4、5、6段。
过程:
一、朗读语段,分析鉴赏(先自由组合交流,再班级交流发言)
1、朗读第2段,找出有关词语,看看这里有怎样的色调和氛围?
2、朗读第4、5、6段,讨论问题
(1)找出描写的顺序或者角度
(2)划出用得好的词语并赏析
(3)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效果
(4)分析描写中心
第4段
描写的顺序或者角度
用得好的词语并赏析
(4)分析描写中心: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1)找出描写的顺序:月光——雾气——树影。
(2)划出用得好的词语并赏析:泻 浮 洗 笼 画 ,这些词描摹出对象特有的美好情态,渗透着作者欣赏喜悦的情感,有的还前后呼应。
(3)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效果:比喻——“月光如流水一般”“叶子和花……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黑影……如鬼一般”;比喻加拟人——“酣眠(月光朗照)……小睡(淡月遮月)”;比喻加通感——“光与影……如……名曲”;效果——生动形象,突出感受,情景交融,意境美好。
(4)分析描写中心:荷塘中的月色。
第6段(1)找出描写的顺序:四周——树色——树稍——树缝——蝉声蛙声。
(2)划出用得好的词语并赏析:漏,有特意安排的情态。
(3)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效果:比喻——“树色……乍看像一团烟雾”“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拟人比喻——“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效果,描摹出一幅写意画。
(4)描写中心:月色下荷塘四周的树。
二、欣赏讨论本文总体特色(先自由组合交流,再班级交流发言)
1、说说本文词语选用的特色和效果
2、说说本文在使用修辞上的特色
3、有人评论本文的结构是“圆形”的,你如何理解?
第1题答案:精心选用动词和形容词——生动形象,突出美妙情态,透现作者欣喜的情感。大量使用叠词——形成特有的韵味,形成朗读的音乐美。
第2题答案:连用比喻——博喻。拟人。通感。
第3题答案:《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型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型。
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三、朗读背诵4、5、6段
四、学生总结本文的学习心得
五、教师小结,作业:整理笔记,抄写词句,背诵默写
tag: 教学 , 高一语文必修二,高一语文必修二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一语文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