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忆读书》表格式教案13

《忆读书》表格式教案13

11-07 14:57:56   浏览次数:442  栏目: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忆读书》表格式教案13,

课题

《忆读书》

教材

七年级下册

单元

第一单元

课时

第一课时(共两课时)

知识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掌握课文中的字词。

能力

目标

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

目标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一、 导入新课:

有一则谜语请大家猜一猜: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打一事物)。对,它就是书,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谈读书的。(教师板书课题)

二、 介绍作者

冰心: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三、导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或放朗读录音带,要求学生注意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悬念 笸箩 酷爱 消遣 刊物  厌烦 凄惨 寻觅  无聊  聊斋  欣赏  催促 天罡地煞

 津津有味  若有所失  人情世故  索然无味  风花雪月  朦朦胧胧  无病呻吟  不能自已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四、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2)“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3) 介绍一下《荡寇志》这本书的内容

《荡寇志》的作者俞万春曾随其父镇压过农民起义,他对农民起义非常仇恨,并亲眼看到《水浒传》对农民起义的影响。他想抵消《水浒传》的巨大影响,写成了此书。在小说中,他对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极尽诬蔑丑化之能事,说他们是强盗,罪大恶极,最终的结局是被斩尽杀绝。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自由抢答问题的形式,也可以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表扬。

1)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冰心介绍自己读了那些书?

3)读书有什么好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

答案: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4)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第2――11段。 作者从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直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而且所读的书古今中外俱全)

5)全文哪些句段是写“读好书”的?(第12、13段。作者说“会挑选、比较”。对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读起来就“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3.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探究: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给课文分层次,怎样分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指名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议论。(见板书设计)

结构: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体会的强烈。

第二部分:(2—11)先总后分。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侧重谈“读好书”,以作者80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五、小结本节课,教育学生:

本节课我们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谈读书》的一些观点,希望同学们课外选择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来阅读,共同感受她清丽,典雅的艺术风格。

六、作 业:

1.课后“字词积累部分”,解释,并抄写三遍。

2.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给冰心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简介。

  

回答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冰心,(  )代女作家,(     )家。原名(      )。

   

忆 读 书(冰心)

一、 读书好(从时间上写)

(1)获得美的享受;(2)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

(3)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4)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二、多读书

涉足古今中外,读书万卷(从书的种类、数量上写)

三、读好书:挑选、比较

     

课题

《忆读书》

教材

七年级下册

单元

第一单元

课时

第二课时(共两课时)

知识

目标

1掌握课文中提到的名著的文学常识。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能力

目标

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

目标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一、复习导入

1冰心的文学常识    2  字词听写

二、理解上节课所掌握的内容,整体把握全文主旨,深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1、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激起我们的阅读兴趣。)

2、第二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表达了对《三国演义》这部书的喜爱之情。)

[1] [2]  下一页

,《忆读书》表格式教案13
《《忆读书》表格式教案13》相关文章

tag: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