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11-07 15:19:47   浏览次数:586  栏目: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9课时:《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诵两首诗;2、能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3、体会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课前学习:借助工具书扫清朗读障碍;查找有关渣滓洞的资料;借助注释和诗后简评,

理解诗意,有感情的朗读两首诗。

第一块:语文活动:走进“渣滓洞”。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1:“走进”渣滓洞。学生、老师通过图片,文字等介绍渣滓洞有关情况,感受渣滓洞的生活。组织交流。

展示图片,朗读文字资料,介绍背景资料。

教学反思

第二块:语文活动:诗歌朗诵比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2:诗歌朗诵比赛。以小组为单位,用恰当的艺术形式朗诵(表现)两首诗。组织比赛,指导,组织评价。

小组交流讨论参赛,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阅读《革命烈士诗抄》,记诵有关诗篇。

第10、11、12课时:写作

学习目标:根据中心选择材料,做到有详有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第1课时

阅读《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范文朗读,作文指导。

阅读,思考,听读。

第2课时

写作实践,自评

写作,自评。

第3课时

互评,作文讲评,好文章推荐。

互评,听读。

教学反思

第1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

课前学习:收集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总结单元课文内容,引入“爱国主义”主题,引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听,思考。

2

情境1:简单介绍所收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关资料。

介绍资料。

3

情境2:自由组合,编成小组,讨论并确定“采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的活动方案。巡视,指导,参与。

小组讨论,交流,制定方案。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集体或小组行动,开展“采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并准备成果展示。

第14课时:单元专题总结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单元专题探究成果(包含综合实践活动成果)。

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2

情境2:自评互评学习本单元后的收获和学习表现。

自评,反思。

教学反思

6.《枣核》

萧乾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2.了解本文以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饱含深情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朴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

2、难点:思乡之情的具体化。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背诵经典的咏月抒怀词、欣赏现代诗《月之故乡》导入。

师:其实,古往今来还有很多通过咏月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优秀文学作品,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首这样的现代诗《月之故乡》,我们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一下作者借月亮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萧乾的《枣核》一文,看看文中的主人公又是如何来表现思乡之情的。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作者简介

     萧乾,出生于一个汉化了的蒙古族贫民家庭。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枣核》一文选自《美国点滴》。

(四)检查“导学稿”预习情况

比一比、赛一赛:1、你能读准下列字词吗?

                2、看看哪一组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

对于“导学稿”上的字词、词解还有无疑问,可以提出,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五)整体感知课文

读一读、找一找:

1、自由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思乡是爱国的一种具体表现,爱国主义是个大主题,有些作家通过气势磅礴的重大事件去表现,本文作者却令辟蹊径,通过什么来表现?

3、你能画出与“枣核”有关的句子吗?

4、用几个短语高度概括这三段有关枣核的内容。

       结构: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悟枣核

       线索:枣核

       构思:设置悬念  (作用:引人入胜,把主题表达得恰到好处。)

(六)内容探究

    1、作者的旧时同窗在美国的事业、生活怎么样?你能在文中找出来吗?

       写她的生活、事业与本文的中心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明确:事业如意、生活优裕

             衬托思乡爱国之情在同窗心中的地位

    2、作者老友的思乡之情主要通过她倾诉思乡的心理活动,尤其是慰藉思乡的种种行为表现出来的。

       问题:1、你能找到她直接倾诉内心活动的句子吗?

             2、作者老友怀念家乡,除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枣树,她还做了些什么?她所做的一切又表现了什么?

               (手栽垂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北海泛舟的情景)

       明确:国籍虽改、感情不改、心系故土

(七)语文活动

1、  海外游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或借助哪些寄托物来表达他们对于祖国的一片深情呢? 

(乡井土、节日、举办一些活动)

    2、看看谁想到的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多。

(八)布置作业

    1、运用下列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60字以内。

风烛残年、故弄玄虚、感慨良深

2、摘抄三首表现乡愁的古诗。

3、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余光中《乡愁》  琦君《故乡的桂花雨》  琼瑶《剪不断的乡愁》

七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以及采用第一人称所起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