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二册语文教案《简笔与繁笔》课堂实录

《简笔与繁笔》课堂实录

11-07 15:17:53   浏览次数:112  栏目:高二册语文教案
标签:高二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简笔与繁笔》课堂实录,

师:回答得很好。

生3:我有一个问题,就是文章说简笔繁笔各尽其妙,又举了许多大家名家的例子,可是我想问一下,我们自己如何才能处理好文笔的简与繁呢?

众学生:作者已经说过了。

师:怎么说的?

生:一要字斟句酌,二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师:刚才这个同学的问题很好,我们读文章的目的是要学为所用,别人写得再好是别人的,轮到我自己怎么办?这种意识非常好。既然谈到这里,我想再告诉大家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文学青年问巴金如何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巴金只给了两个字——写吧。确实,对于许多人而言,缺少的不是想法,而是行动。用刘勰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你想啊想,凭空的,很容易奇特,但一旦你要写,你就必须面对字词的斟酌,这是实打实的功夫,由不得你偷懒取巧,这是最难的。

板书: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刘勰

(下课。下一节课接着上课)

师:我来提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这么爱举水浒传的例子?是不是作者肚里没货呢?

生1:应该不是,作者这样举例,一则因为经典,大家熟知,二者这样写正好也表明同一个作家既可以用简笔也可以用繁笔。

师:并不是说我写繁笔就不能简笔,我这文章要用简笔就不用繁,简笔与繁笔可以在同一部作品同一个作家那共存的。

 

环节四:思考问题

你能否就自己学过的文章举出简笔和繁笔用得巧妙的例子?

待学生回答后,展示PPT:

繁笔:《诗经》一唱三叹  《庄暴见孟子》《我的空中楼阁》《老人与海》

简笔:(《秦晋殽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环节五:回顾前文

看看下面这则故事,你有何感想?展示PPT: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朱光潜《咬文嚼字》

师:“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那么,我们再来看“逸马杀犬于道”的故事。

展示PPT: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师:大家有何感想。

生1:欧阳修改后字数的确少了,但那种画面的感觉没有了,人们不再清楚犬是卧着的,所以被马踩死了。

生2:另外,通衢是大道,改为“道”之后,不知道是大的还是小的。

师:还有改动之后,也不知道犬是被马踢死的还是咬死的。综合下来,欧阳修的精炼是以牺牲一些信息为代价的,可见也不是最好。

生3: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欧阳修改动后,原来的这些意思都还在,你看既然是逸马,道一定不是小道,否则马怎么跑得起来?犬若不是卧着的,逸马又怎么能杀得了它呢?第三,一匹奔马在路上杀死一条狗,应该可以肯定是踢死的,而不是其他方式。

师:你的分析很好,但省去的信息都是建立你的合理推断上的,这种推断依据的多是正常情况,但也不排除有异常情况的可能,比如那条狗正在思考问题呢。

学生笑,有人私语道:或许在马路当间尿尿呢。

生3点头。

师:不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并不在于得出谁一定对谁一定不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欧阳修的角度来看,可能是当时的写史不够简,他才借机进行教育指导的。但若从我们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历史有时候就失去了许多细节。我们看古代的史书,尤其是一些人物的传记,一个人混了一辈子,最后列传只有三五行字,这能记下他什么东西呢?有些人更悲惨,连三五行的权利都没有。

学生笑。

师:在我看来,古人文章尚简有两方面的原因,客观上书写工具不好,最早的书写要刀刻,你写多了怎么行。现在的一份报纸的文字量抵得上好几万片竹简。主观上,也是不愿多写,言多必失,古代的人们因文惹祸的事情还少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本是描写风吹书页的情景,但清朝统治者却觉得这是讽刺他们没文化,把作者给咔嚓了,捎带着还咔嚓了他的家人。你说,换作是你,你敢多写吗?

学生笑言:不敢。

 

环节六:布置作业

展示PPT: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阳春三月,花繁似锦;清秋之木,去繁就简。

    写文章,用繁笔穷形尽相,酣畅淋漓;用简笔则言简意赅,以少胜多。

    人际交往,“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是为“繁”,“君子之交淡如水”则为“简”。

    ……

    可见,“繁”与“简”的现象存在于方方面面,请就两者的关系,或侧重谈其中一点,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上一页  [1] [2] 

,《简笔与繁笔》课堂实录
《《简笔与繁笔》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tag: 课堂  , 高二册语文教案,高二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二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