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课堂实录
湖北省浠水闻一多中学 林小寒
【课前准备】
1.学生参观闻一多纪念馆。第二天早自习时,自读闻一多简介、作品简介等资料。
2.准备《死水》录音带。
3.多媒体精选几幅图片:
①《红烛》序曲闻一多头像;
②《最后一次讲演》图片。
【课堂实录】
同学们,昨天我们参观了闻一多纪念馆,相信大家对
(听一遍录音)
(学生自读,有的学生模仿录音,有的学生默默体会。)
师:看到有的同学认真体会的样子,老师真是高兴,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把问题写在纸条上,由小组长收集、整理并陈述问题。
(学生思考后,很快地交出纸条。)
师:好!现在开始陈述。
生1:我们二组认为,《死水》文中有一些意象很“恶心”,
生2:我们五组对课文最后一句话“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不太理解。
生3:六组同学都不知道死水象征什么?
师:打断一下,你怎么知道本诗的艺术手法是象征?
生3:课文练习中有。
师:请下一位组长!
生4:我们四组要问本诗是怎样体现
生5:一组的问题和二组基本一样。
生6:三组问题和四组一致。
师:从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来看,是真的下了一番功夫,而且也正好说明昨天的参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根据活动规则“交叉请命”!
(每小组学生自由讨论,时间:10分钟。)
杜旭:我们组选择的是“三美主张”这道题,认为本诗音乐美体现在每节都押韵,节节换韵,读起来很和谐;建筑美,这首诗从第二行起,都用3+2+2+2这种音节模式,而且每行字数都一样;绘画美,最容易看出来,比如文中有翡翠、桃花、云霞等词语,很华丽。
(台下一片掌声)
师:掌声告诉我杜旭这个组的讨论非常成功,有需要补充的吗?
生:没有!(齐答)
张亮:我们组讨论的是诗中“恶心”词语的作用,小组内大多数同学认为,那些“恶心”的词语是
师:为什么是你个人认为?
张亮:有其他同学认为是失望的情绪。
吕绅:我们组讨论的是死水的象征意义。我们认为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背景资料中说,他在美国留学时期写的《太阳吟》《洗衣歌》等名篇,表现的是他对异国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以及对祖国的深切思念,正当他满怀热情回到中国时,他才发现,祖国已破碎不堪,昔日美丽的家乡,已经改变了模样,军阀混战,列强入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他的《死水》诗集出版了,说明死水象征的应该是军阀统治下的中国。
师:同学们认为三组回答得好吗?
生:好!(齐答)
师:为什么要吝惜掌声呢?
生:(鼓掌)
乐又龙:我们组探讨的是最后一句话的表达效果。最后一节从内容上看是全诗的总结,那么请允许我把前几节的感情作一个概括。第一节,总写死水,折射出让人失望的情绪,如“不如”“爽性”等词语;接着第二、三、四节作者用讽刺的语调,细致地写了“恶心”的现象,到了最后一节,就是对前文的进一步概括“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这时作者的感情达到最高潮,于是来个干脆“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正如雪莱说的:“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意思差不多。这就是我们组讨论的结果。
(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讲得非常好!我想把课文的感情脉络再理一遍,第一册总结死水的“死”不可救药,失望;第二节从静态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第三节从动态上写死水的腐烂变质;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心中的激愤,感情慢慢积累,达到最高潮“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因为诗人看透中国毫无希望,惟有腐烂一个旧世界,才能创造一个新世界,找到“美的所在”。同学们应该可以体验到诗人把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同对反动统治者的恨交织在一起,真正地体现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他的呼声宛如黑夜里一声疾呼“黑暗世界,你才早点去吧,还我一个美丽的中国”。
(多媒体展示《红烛》序曲闻一多头像)
(多媒体展示《最后一次讲演》图片)
点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不同凡俗,学生当堂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解决问题,这需要一个经常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大环境,更需要一位有娴熟的驾驭课堂能力的教师。作为观摩课的一个听众,我认为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内外结合
现在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培养,而学以致用是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能力。依据“家乡人”这一地理优势,在上课之前,利用入学教育的机会参观了“闻一多纪念馆”(本校新生都要参加“学一多精神”系列活动),正好将课外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引到课内,节省了写作背景的介绍。另外,课堂又成了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一个舞台。
2.全新的诗歌鉴赏理念
“新”字体现在教学方法上,有的探究式教学是教师设问题,学生讨论,而这节课是学生设问题,学生探讨。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设的问题学生不愿意探讨这一难题。而且,从课堂上看,学生对这种模式很熟悉,教师一指挥,学生就知道怎样做,说明平时的教学确实花了一番功夫。
3.多角度体现语文学习的魅力
首先,教师运用简洁、生动、幽默的语言为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活泼、平等的氛围。其次,使用一定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形象地体会诗人的人格魅力。再次,学生主体的激发与参与,使学生能情动于衷,结合课外,真正体会到诗的音韵美、情感美,再现了语文学习的魅力。(点评者:闻立行)
(摘自:《中小学探究教学2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