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一册语文教案《采桑子·重阳》教案7

《采桑子·重阳》教案7

11-07 14:58:54   浏览次数:561  栏目:高一册语文教案
标签:高一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采桑子·重阳》教案7,

泸县二中高一语文组邓旭

教学目标:

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步骤;

2、理解诗中表达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精神;

3、能联系已学过的秋景诗,体会毛泽东词二首的高远境界,并背诵两首诗。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意象把握诗歌境界;

2、联系其他秋景诗了解毛泽东的开阔胸襟和豪迈气概,把握毛泽东诗词的意境高远、词风豪迈等特点,并做好诗词积累。

教学难点:

“人生易老天难老”句的情感分析及对整首词词风的作用

教学方法:

常规教学,师生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

课前诗词推荐:辛弃疾《采桑子 少年不识愁滋味》

导入:

( 引导学生回忆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也有著名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从中我们可以知道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赏菊的特点。1929年革命形势大好,可由于左倾思想的错误领导,毛泽东暂时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跌入了人生的低谷。这时的毛泽东,面对重阳的秋景又该是怎样的感慨呢?

范读、跟读:(要求:掌握节奏和感情)

1、学生自读,自己体会词中感情和节奏;(将自己放入文本,才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精髓)

2、学生范读,互相点评,从语速与语调、轻重与缓急两方面来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容易在“人生易老天难老”句形成分歧。故意存疑,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3、诵读指导:读出辽远的秋景,读出胜利的喜悦,读出战斗的豪情和自信。

4、词格介绍:联系辛词

鉴赏意象:

1、意象的概念,找出诗中意象:战地黄花、强劲秋风、寥廓江天(这是初中训练的能力,学生能够完成,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2、探讨意象中寄寓的情感:

战地黄花——革命的热情和豪情,分外娇艳;

强劲秋风——更似革命者坚韧不拔的战斗毅力和无坚不摧的战斗实力。毛泽东曾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更无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革命的热情和无畏;

寥廓江天——秋色无垠,革命家胸怀也无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祖国山河如此壮美,叫我如何不爱她?!

3、领悟意境(联系诗词中秋景的名句,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比较意境的不同。)

灿烂金秋,借赞美壮阔山河抒发出诗人对祖国江山的无限热爱之情,他置个人荣辱于不顾,一心为国,充满革命乐观主义豪情。整首词词格高远,词风豪迈,有着领袖的豪气。

难点探讨:

1、“人生易老”句似乎有些悲叹年华老去,光阴难在之意,对此作何理解?(学生自由讨论,允许发表不同意见。)

明确:“易老”是客观事实,对此毛泽东有着清醒的认识,与苏轼“一樽还酹将月”不同,毛泽东从“天难老”中获得启发,意识到应在有限光阴中无限奋斗,所以貌似消极,实则暗含了毛泽东不屈的斗志!

2、初稿时上下阙相反,为何要改成现在这样?请讨论作答。(学生可能会有多角度理解,尽可能给予鼓励。但要引导其从上下阙的关系上来思考,否则,讨论将偏离轨道。)

明确:上下阙都是写景抒情。上阙以人生感悟开篇,给全词定下了一个哲思的基调。由短暂而生发出奋发之意,由丰硕战果感到由衷鼓舞;下阙以秋风喻革命力量,累累战果使革命力量不断壮大,祖国山河如此壮阔辽远,更让诗人无比自豪,对革命充满信心。这样的构思,让思路更具逻辑性,并且,尾句将词的意境扩大得极为壮阔,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精神表现的更加雄健豪迈。

结语:

人生的秋天,往往来得突兀。我们如果只看到飘零的枯叶,散落的黄花,只品味其悲凉与萧索,那么这样的人生将布满灰色的暗云。只要我们换一种心情,换一种眼光,我们可以让心灵在秋高气爽中荡涤污渍,可以让眼睛在霜染红林中点燃激情;我们以友爱之心迎接大雁的南归,我们以欣喜之心丰收果实的累累。刘禹锡不是说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所以,让我们带着毛泽东的豪情,再一次朗读《采桑子重阳》。(生朗读)

愿同学们都能以乐观豪迈的气概度过生命中每一个秋天!


,《采桑子·重阳》教案7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