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②播放视频:1949年阅兵盛况感受场面
③感情朗读。
群众游行部分
①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②招聘解说员。
③理解重点句: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④感情朗读
三、课堂小结。
1.文章场面描写的方法;
2.场面所表达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及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四、课外作业。
朗读课文,写出课文梗概;搜集毛泽东等领袖的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副、委、协、宾、擎”等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等词语。
2、学习典礼开始前的内容,重点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3.整体了解作者记叙开国大典的方法,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会场的布置中感悟大典的盛大隆重。
教学难点: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重点研读
1.学生自读课文1—4自然段,了解作者怎样介绍大典开始前的情况。
2.交流学习体会。
(1)参加大典人员的语句。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2)出示会场布置的语句。
抓住方位顺序画广场。
抓住重点词体会“挺立”
(3)出示群众入场的重点句子。
l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l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引导感情朗读,体会人们心情
三、回顾全文,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学习场面描写,进行片断练习。
出示班级拔河比赛和踢毽子比赛的照片,指导学生观察,学习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写好片段。
十、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26 开国大典
会前 典礼 阅兵 游行
一齐 掌声
激动自豪
十一、设计说明。
对《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以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为线索,以含“一齐”的句子为点,通过品读句子,体会词句间浓浓的感情,受到情感感染,学到读书方法
第一个环节是“谈话激情,解读课题”。在谈话中,通过了解北京,把北京带入具体的历史情境,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一是让学生了解北京,激发热爱首都的情感,进行情感铺垫;二是帮助了解课题。解读课题,通过字斟句酌,感受文字的奇妙,并学到读书时品读课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www.lexue88.com
第二个环节是“检查预习,理清脉络”。《开国大典》这篇课文3000多字,按照课标要求的每分钟默读300字的速度就要十分钟。怎么办?这就需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为此,我们设计了预习提纲,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搜集资料了解课文,熟悉文句。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预习提纲要求学生读熟课文,划出描写群众群众反应的句子,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培养学生读书时勾勾画画,写旁注的习惯。检查预习,掌握学生读文情况,为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抓住‘一齐’,品读‘典礼’”。这个环节是本堂课的中心环节,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部分。我抓住重点词语“一齐”,品味“一齐”含着的丰富情感,养成学生字斟句酌的习惯。品味词语的方式还是借助于朗读,在朗读中了解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感情,在朗读中感悟写法,也通过朗读表达感情。在这个环节中,我还挖掘读写结合的因素,让学生想象画面,训练表达。因为本文距离学生的实际太远,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伟人的风采,我们借助视频,感受毛泽东高大的形象、雄伟的声音;也借助视频,了解旧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丰富学生的情感,为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进行情感铺垫。此外,我还把掌声的描写提炼出来进行对比朗读,通过朗读,感受人们的激动,也感受作者表达的灵活多样。
第四个环节是总结课文。通过对第三个环节中感受掌声部分的激情表达,总结本课时的读书方法,进而运用于下课时的学习。
总之,本堂课力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地抓住文字进行语言训练,尽量体现语文的味道,尽量让学生得到方法的指导,尽量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情感感染。
上一页 [1] [2]
,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