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本节课目标:
1、学习倒顺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倒顺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练习6。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我们使用的语言很有趣,有的词倒个个儿,就变成了另外一个词,请同学们欣赏“语文与生活”第一部分的相声。
(1)练读这段相声,重点注意加点的词。
(2)学生说出每组加点词的区别。(词义和用法)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说出每组加点词的区别。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出倒顺词的规律。
3、指名同桌两人读相声。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一)教学语文与生活的第二部分。
1学生认真读题中的每一对倒顺词。(要求学生体会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生小结。(有的一组倒顺词词义有区别,有的没有大的区别)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大风歌》。
(1)学生自由地读诗,对于像“兮”等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2)教师范读。(读出诗的磅礴的气势)
(3)学生对照题中注释大致理解诗意。
(4)集体练读,同坐练背。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诗中表现出刘邦的英雄气概,有磅礴的气势”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
(3)拓展。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欣赏。
(4)师生评议。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给家乡孩子的信》。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引导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宽广、事物、希望”等词的写法,并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描红、临写
(2)“语文与生活”第三部分。
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倒顺词。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自想出的倒顺词。
教师要求学生练习把自己想到的倒顺词补充到相声中去。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口语交际
第二课时
本节课目标:
1、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读题目的要求,回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2)思考:你最喜欢哪句名言?这句名言给了你什么启发。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2、指名学生回答这句名言给了你什么启发。
3、齐读部分名言。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指导。
(1)让学生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或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教益,或对照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或说出对自己的鼓舞和激励)
(3)同学之间互提建议。
(4)分组练说。(要求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洪亮、速度适中,听得同学要认真)
2、练习。
(1)每组指派代表上台练说。
(2)师生评议。
3、反馈小结。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撒、鞭”。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社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写这两个字。(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儿。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练习写毛笔字。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在今后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我希望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洪亮、速度适中,听得同学要认真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认真第22课,初步理解第一首诗的意思。
tag: 语文 ,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