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第11册《林海》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人教版语文第11册《林海》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11-07 14:56:20   浏览次数:374  栏目: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人教版语文第11册《林海》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生:因为这些小红豆是花的果子。

  师:对,这些小果子除了可以装扮大兴安岭以外,还能为我们人类怎么样

  生:为人类创造财富。

  师:刚才那位同学说,作者写兴安岭的“花”,为什么还要写“小红豆”,这个问题还没解决。谁来说说

  生:因为这些小红豆不仅装扮了兴安岭,还可以酿酒,为人类作贡献,所以还写了小红豆。

  师:从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非常——

  生:喜爱兴安岭。

  师: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大兴安岭时非常细致。连一花一草一豆都观察到了。所以作者能把林海写得那么优美。

  [让学生提问题,再引导学生理解那些与中心有关的问题,这种教学形式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好处。]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说兴安岭会打扮自己

  师:这个问题刚才已经解决了,看来你还没弄懂。哪位同学再帮帮他

  生:因为兴安岭有许多绿树、白桦、花。它把绿树当作一位姑娘的衬衫,把白桦当作姑娘的裙子,然后把这些小花当作成姑娘脚下穿的鞋。所以说兴安岭会打扮自己。

  师:现在你(指提出问题的学生)懂了吗


www.lexue88.com

  生:懂了。

  生:我还想问彭老师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却说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

  师:这个问题我相信你能自己解决。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这儿的花很多。

  师:对啦!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也是读书的一个好方法。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了解了“花”多而美的特点。现在,我们就进入林中去看看兴安岭那美丽的花。(看录像)

  师:兴安岭美吗

  生:美。

  师: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加上丰富的联想,写出兴安岭温柔的“岭”,如海的“林”,还有美丽的“花”,但这些都是它外表的美。(板书:美)作者看到这么美丽的兴安岭,他又联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6、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生:(自学6、7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生:作者联想到了,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

  [教师从头至尾,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和说,把整堂课变成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课,这与通常见到的那种“重内容分析,轻读说训练”的课相比,让人耳目一新。]

  师:这些都是说木材为什么服务呀

  生:为祖国的建设服务。

  师:说得好!(板书:建设)请你在文中找出一个句子,说它的美与建设有关。
 生:这个句子是:“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

  师:(电脑显示句子)那“空洞”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指没有内容。

  师:“不空洞”呢

  生: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美。

  师:是呀!大兴安岭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我们的国家兴盛安定。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个词说明。

  生:这个词是“兴国安邦”。

  师:(板书:兴国安邦)

  生:“兴国安邦”就是使国家兴盛安定。

  师:“邦”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邦”在这里是“国”的意思。

  师:“邦”和“国”是——

  生:(齐)同义词。

  师:我们怎样做才能兴国安邦呢是不是这里有很多的木材我们就只砍伐呢

  生:要合理利用大兴安岭的自然资源,要一手砍一手栽。

  师:请你把文中的句子完整地谈一谈。

  生:我们伐木取材,也要造林护苗,一手砍,一手栽。

  师:对,我们这样做,就能保护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作者心中再次感到亲切、舒服,对兴安岭更是喜爱。同学们,今天,我们随着作者观赏了大兴安岭美丽的景色,你们喜爱大兴安岭吗

  生:(齐)喜爱。

  师:请你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你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生:我为我们国家有兴安岭这座森林的宝库而感到自豪。

  生:我向往美丽而富饶的大兴安岭。

  生:我爱大兴安岭的岭、林、花。

  师:谁能用反问的语气来说说。

  生:我们国家有大兴安岭这样的大宝盆,我能不感到骄傲吗

  师:他说得多好啊!感情多深啊!

  生:我能不为祖国有兴安岭这样一个资源丰富的宝库而感到自豪吗

  [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学了这一课的感情。有学生的说,有教师的导,生动活泼,真实自然,要比过去那种教师的“总结谈话”实际得多,新鲜得多。]

  生:大兴安岭真是一个资源宝库啊!

  师:谁还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吗

  生:看到这么美丽的兴安岭,你能不喜欢它吗

  生:大兴安岭真是美不胜收,让我感到亲切、舒服。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剩下的时间,我们有感情地把全篇课文读一读,再体会体会。

  总评:

  彭秀清老师执教的《林海》有如下几个特色。

  一、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虽早已为老师们摒弃,但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仍不多见。《林海》这一课能自始至终让学生当主角,这是可贵的。对大兴安岭的认识,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对词语的理解,彭老师都没有为学生设下框框,而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自由发挥,相互补充,老师只站在点拨、引导的位置,把学习的机会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上学生纷纷举手,竞相回答问题,争取参于各种读和说的训练,主动性、积极性很高,学生“读、思、议、说”的时间占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四分之三以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二、突出了语文训练的层次性

  语文训练贵在一步一个脚印,练而有得。有些课采取“人海战术”,声势固然大,效果未必佳;有些课反复朗读,机械重复,学生原地踏步未见长进。彭老师的这堂课,避免了上述的缺点,突出了训练的层次,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她指导“岭”这部分内容的朗读训练是精彩的。学生在开始朗读的时候,未能读出温柔的语气,教师引导学生先进行词语对比,使学生从“高的,矮的……”与“高点儿的,矮点儿的……”这组词语的对比中,明白山与山的差别不大,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哪座山会“盛气凌人”,从而改变了读的语气,读出了温柔的境界。可是,喜爱的感情仍然不够,教师又进一步点拨,使学生每一次朗读训练都有新的领会,新的提高,终于读出了大兴安岭的温柔和作者喜爱的感情。

  三、重视把学习方法交给学生

  课文分别介绍了大兴安岭的“岭”“林”“花”,层次清楚,段落分明。彭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时,没有平均使用精力,而是设置几个问题,重点引导学生领会“岭”这部分内容,然后半扶半放,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林”这部分内容。到学习“花”这一部分内容时,则让学生先,总结出学习以上两段内容的步骤:(1)找出特点;(2)品读词句;(3)体会感情。并让学生自己设置问题,按照以上步骤自学写“花”的一段。学生掌握了方法,举一反三,“花”这部分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都能重视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学生将受益无穷。

  四、明确多媒体为教学服务的方向

  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是为了摆架子、赶时髦。有的人把录像、电脑等媒体请进课堂只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课“新”,好像这样一来,就摆脱了“旧”的教学模式。于是,滥用媒体,请人操作等怪现象就出现了。《林海》一课的多媒体运用是恰当的,得体的。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教师把较长的语句投影出来;为了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挥想象,老师播放了配乐录像;为了突出某些关键词语,教师在电脑中有意选择了不同的色彩。这些都是教学所需要的,是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训练的,给人的感受不是华而不实,而是真正体现了多媒体为教学服务的思想。


上一页  [1] [2] [3] 

,人教版语文第11册《林海》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