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待贾而沽》教学设计,
(2)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3)磷:损伤。
(4)涅:一种矿物质,可用作颜料染衣服。
(5)缁:音zī,黑色。
(6)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不能吃。
(7)系:音jì,结,扣。
【译文】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1),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8?13)
【注释】
(1)见:音xiàn,同现。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评析】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原文】
子曰:“宁武子(1),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21)
【注释】
(1)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
(2)愚:这里是装傻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评析】
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基本取赞许的态度。
【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15?40)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原文】
阳货(1)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2)。孔子时其亡(3)也,而往拜之,遇诸涂(4)。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5),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6)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7)。”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17?1)
【注释】
(1)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
www.lexue88.com
(2)归孔子豚:归,音kuì,赠送。豚,音tún,小猪。赠给孔子一只熟小猪。
(3)时其亡:等他外出的时候。
(4)遇诸涂:涂,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
(5)迷其邦:听任国家迷乱。
(6)亟:屡次。
(7)与:在一起,等待的意思。
【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上节课所学
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或翻译红色的句子
? 子畏于匡
?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 匡人其如予何?
?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期月而已可也
? 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
? 公山弗忧以费畔
? 末之也已
?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 而岂徒哉?
? 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
? 亲于其身为不善者
?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
? 归孔子豚
? 孔子时其亡也
? 遇于涂
? 怀其宝而迷其邦
?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 岁不我与
二、思考:
1、孔子认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孔子认为像自己这样的人就不应该成为___、_____一类的东西,而应该立即出仕。为了出仕,便去投靠_____、_____。孔子出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传播自己的学说,他在___被扣留,在___差点被杀。
? 课外查阅资料:孔子还在哪些国家做过官?在游说过程中还遭受过哪些厄运?
三、小组讨论:
1、孔子一心渴望做官,可为什么却几乎没能做成什么大官?
2、有人说只要有官做,不管是谁让孔子去做官,孔子都愿意。你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3、孔子渴望做官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重大影响?
附录:孔子和阳货
阳货,又叫阳虎,是鲁国大夫季平子的家臣,长得很像孔子。季氏曾几代掌握鲁国朝政,而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季平子死后,阳货专权,管理鲁国的政事。后来阳货与公山弗扰共谋杀害季桓子,事败后逃往晋国。
阳货掌权时,很想拉拢孔子。他几次想见孔子,都被孔子拒绝了。有一天阳货去见孔子,孔子不在,阳货就留下了一只火腿。那时候,火腿是上流社会人和人之间交往的一种高级礼物,孔子觉得“来而不往非礼也”,但又不愿见到阳货,于是只好趁阳货出门的时候去回拜,没想到回来的路上还是遇见了阳货……
孔子生平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渊、曾点、子路、冉有、子贡等都是孔子第一批学生。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落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
其时鲁国政权掌握在季氏手里,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的现状,不愿出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待贾而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