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2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2

11-07 15:37:14   浏览次数:503  栏目: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标签: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2,
过程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2)说一说是怎么算的;(3)用一句话归纳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二、专项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八第6题。
1、不用计算,判断各式的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
2、与同伴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3、汇报交流情况。
学生有可能将除法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然后根据算式的含义进行判断。
如:6/7÷3=6/7×1/3       6/7的1/3,表示把6/7平均分成3份,只取其中1份,结果一定小于6/7。
教师按照学生汇报的结果,进行归类。
商大于被除数的:
商小于被除数的:
4、引导发现规律。
比较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并和同伴交流后,得出自己的发现规律。
除以小于1(0除外)的数时,商大于被除数;
除以大于1的数时,商小于被除数。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第7~9题。
1、第7题  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计算。
2、第8题  认真审题,说一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3、第9题  认真审题,说一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和第8题比较。
          “半秒”怎么表示?“1分钟”怎么表示?
四、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


第四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            (2)1.8+1.5÷4―3×0.4
(3)3.2÷[(1.6+0.7)×2.5]           (4)[7+(5.78—3.12)]×(41.2―39)
二、新授
1、教学例4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 ,每朵花用2/3m 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九第1题:前三题提倡学生选择统一成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2、练习九第2-4题
(1)第2题:可以先求每层有多高,再求楼的楼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到6楼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上只有5层楼的高度。


www.lexue88.com (2)第3题可引导学生形成两种思路:A、先求每小时录入了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再求8小时可录入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B、先求8小时是3小时的几倍,再求8小时录入几分之几。
(3)第4题同样有两种方法:A、可以先求一共能装多少袋,列式:240÷ 1/4× 3/4;B、可以先求装完的3/4 有多少千克,综合算式是240×3/4 ÷1/4 。
四、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5-9题。
教学追记:
本堂课虽是应用题形式的例题,但实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课,因而在课初始,我便从复习整数及小数的运算顺序入手,重点让学生回忆、熟悉运算顺序,然后再以例题为载体,让学发现分数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小数的运算顺序相同,继而配合课后练习加强计算的训练。

第五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

练习内容
分数除法计算及四则混合运算(课本第36页第5~10题)
练习目标
1、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对不懂的地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4/7÷2       9/10÷1/5       15÷1/3       3/4×2/9      
1/2-1/4      1/2÷1/4        1/2×1/4       1/4÷1/2
过程要求:(1)用口算卡依次出示各算式;(2)学生完整表达算式,计算过程及结果;(3)说一说分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2、计算下列各题。
4/13÷2+1      5/63/7÷3/5        0.6÷3/4×5/12
过程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2)汇报计算方法。
3、简便计算。
3/8+1/3÷5/9+2/5
过程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与同伴交流;(2)怎么计算简便?学生汇报,集体评价。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九第5~10题。
1、第5题  (1)学生独立计算;(2)汇报计算方法。
如:2/9÷0.375÷6/7        式中含有小数,要怎么办?
   =2/9÷3/8÷6/7          连除的式子,要怎么算?
   =2/9×8/3×7/6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56/81
2、第6题  (1)学生独立解方程,然后与同伴交流;(2)选讲其中两题。
3、第7、8、9题。
(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2)说一说解题思路;(3)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4、第10题
(1)按题目要求计算出每一步结果。(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3)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三、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

二  解决问题

第六课时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2、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 4/5 =体内水分的重量
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
二、新授
1、教学例1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 4/5  =体内水分的重量
(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2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2》相关文章

tag: 教学  ,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