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态〗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时刻得到父母等长辈的关心与呵护,但他们将长辈的关怀视为理所当然,常常熟视无睹,加上中国特有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多数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他们对周围事物反应淡漠,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往往难以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学生从小生活在温暖的家庭中,对父母的关心照顾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出发,从他们的出生、成长入手,使学生理解和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萌发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科书分析〗
本课题的学习重点是以学生的家庭为切入点,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体验并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教科书中呈现的图片和作文等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虽然普通却又非常典型的画面和事例,它提示我们,应从不同的侧面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实际中的细微小事,去发现和体会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辛劳,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通过体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1.搜集、整理自己与家长的合影和家长抚育自己成长的小故事。
2.观察爸爸或妈妈一天的作息,体会爸爸、妈妈的辛劳。
(二)教师准备
1.搜集动物和人类抚育子女的图片和录像片断。
2.邀请几位热心的家长参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请他们做精心的准备,列举生活中鲜活的小事例,讲述抚育孩子的切身体会。
〖本课题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是父母给了自己生命,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体验能力及收集资料的能力,进而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重和孝敬之情,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和情感。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实施过程〗
〖反思〗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启发学生回忆父母疼爱自己的事例,并搜集与父母的合影照片、父母给自己购买的纪念品等,为教学做好准备。
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课堂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注重他们的情感体验,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家长的热心参与,使学生始终处在浓郁的家庭氛围之中。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通过观察、交流、体验等层层深入的活动,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懂得个人的健康成长是家长呵护的结果,从而萌发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重和孝敬之情,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和情感。
我让学生把自己写给父母的感人至深的小短文读给父母听,并请家长谈谈自己的体会。令我意外的是,我得到了许多家长的亲笔信。在他们的字里行间充分体现出,虽然抚育孩子的过程非常艰辛,但孩子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欢乐。这一课堂教学的延伸,给家长和学生搭建了一个心与心沟通的平台;父母对自己孩子提出的殷切期望,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次潜移默化的教育。
〖评析〗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及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被提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了,教师将其有意识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从学校、家长、学生三个方面入手,着眼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课前准备“两个一”:一张自己与家长的合影,一个家长疼爱自己的故事,同时邀请部分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倾听家长讲述养育孩子的小故事,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家庭生活联系起来,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
体验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体验父母抚育子女的辛劳,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产生情感,建立认识。同时,教师做到了让学生通过多个角度,运用多种形式了解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如让学生观看动画片、请家长座谈、同唱歌曲、吟咏古诗、编排模拟体验活动等,这些形式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自己的健康成长是父母呵护的结果。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师通过学生的观察、收集、整理、制作,实现了对教科书内容的二度开发,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相互交流,使学生在真情实感中切实体会到家长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与家长情感交流的机会,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家长互动参与的过程,使课堂教学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延伸,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下健康成长。
tag: 北师大 , 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 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