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货币展览馆之旅
师:各位游客,货币不仅是财富的象征,他们本身也是精美的艺术品。每个国家货币的颜色、名称、图案和印刷都不同,有的是美丽的风景,有的是著名的建筑物,还有许多是国家历史上的名人。我们货币展览馆里陈列了许多国家的货币,今天哪位游客能够说出有关的知识,就将得到我们大家的尊重。
(导游和游客观察、讨论、交流外国货币的一些知识,如名人华盛顿、林肯、居里夫人,一些著名的风景,欧元的使用等。并且简单了解世界主要国家货币与人民币的汇率,解决课前提出的“哪个国家的货币最值钱”的问题。)
(六)旅行结束
师:各位游客,今天你们走过了货币长廊,了解了中国货币的历史;在趣味茶座,通过人民币饱览了中国的名山大川;在防伪学校学到的本领一定会对您的生活很有帮助的;货币展览馆的参观又让你们了解了世界各国的货币。今后,即使走出国门,用钱时也不用发愁了。你们对这次旅行满意吗?你最喜欢,最难忘的是哪个景点呢?
生:我最喜欢货币展览馆,通过外国货币,我了解了许多知识。
生:我最喜欢趣味茶座,“货币笑哈哈咖啡”的味道真是好极了。
生:我也喜欢货币展览馆,下次我还要去。
生:我喜欢货币长廊这个景点,通过它我更加了解中国的历史,我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了。
生:我最喜欢在防伪学校的学习,下次我可以帮爸爸、妈妈分清真钱、jia钱了。
师:各位游客,你们觉得我们公园还可以增加哪些景点呢?
生:我觉得防伪学校还可以教我们怎样识别真假外币。
生:我觉得还可以增加一个货币游乐场。
师:这个建议不错。各位游客,我一定根据你们的建议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开发新的景点。欢迎你们下一次再来我们货币公园旅行,好吗?各位游客,再见!
〖反思〗
《货币天地》的课堂教学是我一次全新的教学尝试,通过实践,我有了许多新的感悟和认识。
(一)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完整、真实、连续的教学情景
在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中,都曾经运用过情境教学的方法,由于儿童的天性使然,创设情景似乎成了教师屡试不爽的法宝。可往往只在教学的开始或某一个环节让学生进入情境,时间长了,学生就发现这些情景只不过是教师给他们设下的“学习的陷阱”,成为课堂教学开场时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幌子,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情景就失去了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穿上了导游的服装,拿上了导游的小旗和喊话筒,将整个学习内容纳入游览的过程,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情境之中,更重要的是,教师进入了角色,始终以导游的身份与“游客”进行着交流,这样的学习情境是真实的、连贯的、完整的,使学生觉得生动、有趣,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不仅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让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富有实效
根据学情调查,学生非常想了解更多的古代货币和外国货币的知识,我通过上网、查找书籍、去银行学习等方式搜集资料,制作了反映中国货币演变历史的录像和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学生还向我提供了许多有关货币的书籍和实物,为了寻找贝壳,我专门到了一家海鲜酒家吃饭,终于找到了一些真正的贝壳。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资源是如此丰富,又显得如此珍贵,可如果把这些资源都运用到课堂上,课堂教学就会显得无序和杂乱,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我把这些资源布置成货币长廊和展牌在校园中展览,使更多的学生了解了货币,产生了研究货币的愿望,使课程资源真正发挥了其最大效益。
(三)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与同事的合作,形成教学合力
这节课从课程内容的设计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知识教学后的反思,学生都积极参与,并且由于教学的需要,一位学生和老师走进了课堂和我一起执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们不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也不是一个到场的嘉宾,而和我一样成为了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三人在课堂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默契地互相配合,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充满欢乐的学习旅程,整个课堂显得更加开放,充满活力。
〖评析〗
(一)教学观的确立
1.从活动内容的选择来看,教师着力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意识,教师把学生成长的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把货币作为学生探究的内容。从时间上,由最早的贝币发展到现在的电子货币;从空间上,由我国的货币拓展到世界各国的货币,带领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货币世界,引导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社会相互依存、相生相伴的关系,并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学习观念,使教学成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2.从课题环境来看,凸显的是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已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要求,而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交流与碰撞。课堂上,教师是良师,更是益友,与学生一同漫游货币长廊,做客趣味茶座,走进防伪学校,游历货币展览馆,在连续、有趣的情境中突显“民主与和谐”的教学理念。
(二)共赢观的确立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力求实现教师、学生等多层面的共赢。
1.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活动中,教师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注意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不同小组的活动,采用收集资料、调查、考察、采访、情景模拟等学习方式来获取信息,教师适时给予方法与策略的指导,从而培养了学生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对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获得了和谐的发展,使教学真正走进了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2.这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课堂教学不是教师表演、知识传授、对学生训练和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它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探究知识、获得发展和教师指导展现的舞台。教师已经突破了对原有课堂教学的认识,正以新的理念认识新课程、指导新的教学,寻求新的发展。(1)从课程实施来看,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教师已不再是对课程的简单执行,更多的是对课程的重新建构,这样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才能不断完善;教师处理课程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2)教师的角色定位。本次活动,教师较好地处理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和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既有序,同时又富有生机。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既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又能在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活动的质量,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融合,实现了师生共赢的理念。
tag: 北师大 , 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 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