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的雨》教学反思五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五

11-07 15:34:49   浏览次数:404  栏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五,

           

《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觉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怎样才能突破难点?怎样让学生读好课文?怎样让学生去感受,去领会?在教学中,我觉得以下尝试效果较好。

一、以 境 触 情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为此,教学过程中,在课一开始,便向学生展示了一系列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又在朗读中设制一个背景音乐,从而以视频音频去感染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让学生在富有诗意的情境中,去学习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的文字,去品悟文章的语言美,去感悟秋天的美好。

二、读——积累——感悟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提升语言实践能力,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读出兴趣与感情、意义与启示。更应该注重的是让学生从读中积累语言文字,从读中去感受。这来得很重要。

(1) 注重“积累”

备课时,我曾想过,能不能让学生学了第二自然段后,也来模仿说说类似的句式呢?实际上这是对学生语言能力创造的一个举措。但后来一思索,学生能说出很多个比喻句,但不可能说出意境如此优美的句子,不如让学生多积累。让学生从读中积累,说中积累,在我的课中是这样按排了一些内容。如:“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两句在句式上是一样的,学了一句,就等于学了两句。让学生选择性的背一背,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再如:讲到菊花时,让学生来补白,说说菊花的其它颜色,再概括地用一个词来说说这些颜色,学生肯定会用上学过的词语来说。(像今天他们就说出了“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这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同时还是对所学知识的形象再现。最后让学生把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下来,去读读,背背,以便今后写作。这又是换一种方式的积累过程。

 

(2)以读带说,以说带读

以读带说,以说带读去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课文中多数词语是以联系语言环境来理解的。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缤纷“,这个成语比较抽象,但是当我们读完了这一段,眼前浮现出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时,就自然而然地,五彩缤纷指的是什么意思了。课文的语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诗意,需要好好体会品味。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先读,再说,说了再读。有了感受去读课文,感觉就出来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理解这些句子一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二要反复朗读品味。

当然这堂课还有不少遗憾:一是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三段时完全可以更放手一些,让学生自学,你们认为这段抓住哪几个字就能学懂这段?也许学生也能发现“躲、藏、勾”这三个字的妙用。二是课件这一资源还没有用足。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此文转载于
http://www.hh-zx.com/book/8080/more.asp?name=790803&id=1306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五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