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此文转载于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默写。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诗人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重点品析。
(一)初读全诗,了解诗意。
1.出示诗题,简介作者。
简介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后来两次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再读全诗,读清字音,标画出生字。
3.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4.引导学生了解全诗的大意。
(1)解诗题:分析“泊”的含义。
(2)感知诗意:诗人船泊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于是感叹吟诗,写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怀念家乡金陵。
(二)细读全诗,理解诗句。
1.诗人泊船瓜洲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他是怎样描写的?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画出寓有深情的词语。
2.小组交流、讨论、解疑。
3.理解本诗的特色。
前两行看是写眼前景象,但在诗中却饱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诗人怀念家乡的感情是十分浓厚的。
(三)精读全诗,想象意境。
1.夜深人静,星光灿烂,诗人在月光下眺望江南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像?心中会有哪些感受?
2.学生扮演诗人,讲述想象到的情景。
(四)品读全诗,领悟诗情。
1.出示“泊船瓜洲”的图片,提问:大家认为诗人泊船瓜洲,在月光下眺望家乡江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情。
3.小结学习方法:品读悟诗情。
(五)熟读全诗,练习背诵。
1.反复练习吟诵,注意音调、停顿,读出节奏韵味。
2.当堂练习背诵,并练习默写全诗。
三、总结全诗,完成课后练习。
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请你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小组讨论、交流。
四、作业。
1.总结本课古诗的学习方法。
教学反思:
好一个“绿色的心情”!
学习古诗、理解诗意,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件太难的事了!因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们的孩子们已经积累了很多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在这一节古诗教学课上,我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诗,感悟诗情、诗境。由于学生课前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在这一节课上,孩子们感悟得非常到位!可以说教学目的基本达到!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既然孩子们对诗情、诗境感悟得这么深了,于是,我就放手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课后的习题。
——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请你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
学生的回答精彩极了!其中有一个学生回答说:因为作者王安石再次得到皇帝的任用,心情万分高兴,所以他用了一个“绿”,不仅表达了他对家乡美景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他的心情也是绿色的!
是啊,作者第二次受命去上任,心情是多么复杂呀!正因为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去想、去说,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绿色的心情”!暂且不谈答案妙否,最起码让我初尝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的甜美,树立了我们一线教师深入去研讨新课改精神的信心!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此文转载于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十
tag: 教学 泊船瓜洲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