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适当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鼓励性的语言,自己为自己鼓掌,同桌互评能得几颗星,同桌互夸互画小红旗等,这些评价不多,但恰到好处,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共分四部分完成。识字、写字共16个,感悟诗歌、背诵诗歌等,看起来容量很大,但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环境中,每个学习情境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不想下课的感觉。下课时,学生们都围在我的身边,争先恐后提出很多有关山寨的问题和说对山寨的感受。这种情形,在我上公开课还是第一次碰上。这也恰恰说明,教师所创设的学习环境是有效的、成功的。轻松、机智、民主、竞争的环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本节课的教学也有不足。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相辅相成。在品悟诗意的学习中,虽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从诗歌中提问题和找答案,在读有所悟。但教师没有让学生再进一步去从诗歌中思考、寻找问题。学生的学未能充分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点评:
“实”、“活”、“新”是本课留给我们的最深印象。
1、
语文知识的强化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扎实。句、词、字的认读、写、辨等,感悟诗意,有表情朗读,学会从诗中提问和找答案的方法等语言文字和整体感悟的训练,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特色。
2、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式灵活。同桌互说,互考,小组读诗背诗,找小伙伴互学等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让学生充满了灵性和生机。
3、
EEPO方式的使用让该课新颖、感人。该课属要素组合方式课型。课中听、看、讲、想、做、动、静等七个要素轮换使用,人力资源、教室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强化次数迅速攀升,使语文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有效强化了近20次,知识性十分突出。七个要素的使用也比较到位、巧妙,比如引导学生体会“七拐八弯”这个环节,讲、做(画)、看、想的基础上“走一走”,巧妙的安排了一次大动,让学生舒缓了生理上的紧张,满足了学生久坐之后想动的心理需求,之后又能集中精神学习。此外,约定的训练非常成功,使人大开眼界。不足之处是能动性尚未十分突出。
(玉州区教研室 陈健萍)
tag: 教学 , 北师大版第四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四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四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