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的帽子》说课材料
设计理念:
一、点拨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教师没有办法把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会运用,因而这节课用读书做记号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
用创新的感受来体验文本,满足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追问中有创新发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的
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因此在汇报交流中通过追问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并图文结合,创设对话情景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东西,
使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学会友好相处。
教材分析:
《苏珊的帽子》是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个充满人文精神、闪烁
着人性光芒的单元。《苏珊的帽子》叙述的是六七岁的苏珊患了癌症,因为做化疗失去了一头美丽
的金发,也失去了童年的欢笑。但幸运的是,她有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她郑重地宣布全班同学都
要戴着帽子来上学,而且越新奇越好。表面上以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为名,实质是为了不让苏珊的
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样,当苏珊返校时就避免了尴尬,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了自信,在互相尊重的环
境中愉快地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理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关爱之
情,意识到生活中很多人需要这顶善意的“帽子”,需要安慰与关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1、读书做记号法,满足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和习惯。
2、提高学生协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
借助批读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师和学生对苏珊的尊
重,教育学生要尊重别人。
学情分析:
这是发生在小学生身上的故事,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平时上课敢于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
学习理解《苏珊的帽子》这篇课文并不难。
教法、学法: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关爱之情,除了用“启发式”教学外,我还较多地应用
“赏识法”。
学法:
读书做记号法。
教学过程:
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我从以下五方面设计教学流程:(一)、检查预习,
学习生字;(二)、自学课文,做好记号;(三)、汇报交流,追问主旨;(四)、总结拓展,升
华情感;(五)、续编故事,提高能力。
一、检查生字预习情况,让学生提醒生字中应注意的部件,并在文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这样设计,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
二、找同学谈谈对读书做记号的看法,并用此方法自学这篇批读课文,教师巡视。
(学生通过通过思,思考每一句话;画,画出精彩的词句;写,写出读懂的内容;标,标出有疑问
的地方等方法,在书上批好读书笔记。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溶入文本。)
三、汇报交流,追问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1、向组内同学说说自己为什么做这些记号并讨论不理解的地方。
2、面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追问出关键问题:
(1)苏珊为什么担心、犹豫?引导学生站在苏珊的角度朗读有关语句,体会她当时的内心世界。
(2)教师用什么巧妙的办法解决了苏珊的难题,使她感到自如、轻松?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热情”
、“郑重”。
(汇报交流时,通过说出读懂的,提出有疑的,议出所感的,评出合理的,学生能尽可能地把自己
的理解溶入文本,然后在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教师的追问中明白作者的意图:友善给人的心理感受是
温暖的,而且这种温暖会相互传递。)
3、理解苏珊进教室前后心情和表情的变化,反复朗读下面句子:
€€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指导朗读时采用以下步骤:
一读:读出语气、节奏、重音。
二说:说说自己这样读的理由。
三练:要想读好要一边读一边想象,把文字变成图画设身处地猜想苏珊的心理活动,试试吧。
(通过读、说、情景想象,读出苏珊进教室前后的心情和态度的变化,体会出老师和同学对苏珊的
关爱和尊重。)
四、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1)读了课文,你们知道海伦老师为什么要叫同学们戴帽子吗?你想对苏珊的老师、苏珊或者苏珊班
上的同学说些什么?
(2)你们替海伦老师想一想: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3)教师送礼物: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让学生再次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深情。
(这样设计让学生站在苏珊和老师的角度再次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给人以情感的熏陶。)
五、续编故事,提高能力。
后来,小苏珊怎样了呢?你能续编出后面的故事吗?快来试试吧!
(通过续编故事,培养学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深化升华学生的爱心。)
€€
,《苏珊的帽子》说课材料
tag: 苏珊 , 北师大版第六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六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六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