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含实录片段)
《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语言生动形象,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这篇寓
言讲述的是有个人种了一课葫芦,他一心盼望葫芦快快长大,但是却全然不顾葫芦叶子上的蚜虫,
最终导致蚜虫越长越多,那些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全落下来的结果。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识字和积累词汇,体会人物心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
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并懂得与课文有关道理是难点。
课后我做了一下几点思考:
一、充满童趣
《我要的是葫芦》中种葫芦的人让人觉得可笑、可气,又可怜。可笑的是他的无知愚昧,可气的是
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可怜的是他那么喜爱葫芦,结果却一无所获。
在第一课时,请学生给那个人取了一个雅号:葫芦先生。叫起来既顺口又亲切,让学生与课文
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在课文教学的最后,我问:那个人那么喜爱葫芦,所以给他取了一个雅
号叫葫芦先生,现在你看看,他还可以称做葫芦先生吗?不。他做事那么糊涂,该称他?学生异口
同声地说:“糊涂先生。”他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是?固执先生。与此同时,课堂上发出了一阵笑
声,我觉得学生在笑糊涂先生的同时对文本所蕴涵的道理一定有所感悟。
二、在语境中识字学词。
“盯”字是本文的生字,又是一个帮助理解课文的重点字,教学时可以紧抓这个“盯”字“大做文
章”。遗憾的是我在课堂上处理不够到位。
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爱葫芦?
生:盯着。
师:盯字怎么记?
生:目+丁。
师:目和什么有关?
生:眼睛。
师:葫芦先生,你用眼睛看着谁啊?
生:葫芦
师:只看着葫芦没有东张西望吗?
生:没有。
师;认真地只看着一样东西就叫盯着。
(可以这样修改)
师:盯着葫芦干什么?
师:为什么用盯而不用看?
师:你能把他对葫芦的喜爱读出来吗?
反思:字词学习是低年级的重点,如何让识字学词更有效?那就要重视联系上下文,进行言语训练
,在具体的语境中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适时引导运用,不搞机械的、单一的识字读词。在教学“
盯”字时,我虽然有这样的意识,可是并没有处理好,只解决了“盯”的字义,没有起到理解课文
的作用,如果在此基础上追问:盯着葫芦干什么?为什么用盯而不用看?我想这样的设计更能使学
生理解葫芦先生对葫芦的爱。在具体的语境中学词语,不仅能帮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能培养孩子
的阅读理解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
,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汇报课)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
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
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朗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学
生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
理解:“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师:听了邻居的劝告,他是怎么说的?
生: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师:“叶子上的蚜虫还用治?”读着这句话,猜猜葫芦先生的心里想的是什么?
生:长了蚜虫没关系的,我才不在乎。
生:我不怕蚜虫、、、、、、
随机教学“治”。
师:葫芦先生认为用不用治?
生:不用。
(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师:读一读上面两个句子,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句是还用,标点是“?” 第二句是不用,标点是“。”
师:句子不同,语气也不同,可是它们的意思是?
生:一样的。
师:谁能读出它们不同的语气呢?
(指名多个学生读,齐读。)
师:那你们认为要不要治呢?
生:(要治)
反思: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
从他的语言看出来。因此,可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这也是本文的重难点
所在。朗读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句子前首先要读,不止是读
通,还要设计一个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问题,读懂句子。所以在教学时我没有直接出示两句
话,告诉学生反问句该怎么读,陈述句该怎么读,而是先让他们读懂“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
话告诉我们什么。葫芦先生认为用不用治蚜虫?在明白葫芦先生的意思是不用治之后,再出示“叶
子上的虫不用治。”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虽然句子不同,语气也不同,可是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同时也体会到葫芦先生不听劝告,不治蚜虫,才导
致最后葫芦都落了。对“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的教学如果能用上这样的方法,我想学生的
理解会更加到位。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含实录片段)
tag: 教学反思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