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忆江南》教学实录(引路课)

《忆江南》教学实录(引路课)

07-07 01:23:35   浏览次数:530  栏目: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忆江南》教学实录(引路课),

生:这……因为这首词解释里面就是这样的。(场上老师们大笑)

师(微笑着):哈哈,是啊,解释当中就是这么说的,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多好!请同学们关注“红胜火”和“绿如蓝”。这“如”指的是“好像”呢,还是(停顿一下)别的意思?

(学生静静思考)

师:觉得是“好像”的请举手(一些学生举手)。

师(环视)放下。老师告诉大家,这个“如”不是“好像”,也是“胜过”的意思。为什么这里用“如”呢?因为上边用了一个“胜”字,再用“胜”就显得重复了。所以“绿如蓝”就是绿得比蓝草染过还要绿。明白吗?

生:哦。

师:同学们,这古诗词,懂得了它的意思,我们再来读,就会越读越有味了。不相信我们就来试试看,请接着老师的话读——

师(深情地):江南好——

生(深情地):风景旧曾谙。

师(加重语气):江南好,

生(加重语气):风景旧曾谙。

师:同学们,读着这“江南好”三个字,你们眼前就会浮现出哪些你所见过的江南的美景?

生:我见到了水光潋滟的西湖,桃红柳绿的苏堤。

生:我想起了杨柳依依的苏堤,和桃红柳绿的花园。

生:山色空蒙的西湖,烟雨迷蒙的楼台。

师:无论是山色空蒙还是烟雨楼台,无论是杨柳依依,还是桃红柳绿,都是那么如诗如画。读着“江南好”三个字,我们还会情不自禁想起哪些关于写江南的诗句来呢?

生: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生: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生: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

生: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师:同学们,江南美景道得完吗?

生(齐说):道不完。

师:歌咏江南的诗句咱们吟得完吗?

生:吟不完。

师:道不完的江南美景,诵不完的江南诗词,但是白居易却只用了三个字道尽了江南好,读——

学生齐读一、二句。

师:谁再来读读这两句?此时此刻,你再来读,一定会有别样的感觉!

生(温柔地)江南好,风景就曾谙。

师:你的声音流淌着江南的柔美。

生(稍微平淡地读)。

师:这平静的声音中,藏着对江南的深情。

生(响亮地)读。

师:好一个豪迈洒脱的赞叹!

生(舒缓而低沉地读)

师:轻声细语当中,也藏着白居易对江南深深的情啊!“江南好”,读——

(师生合作读)。

师:同学们,让白居易感到最美,印象最深的一道风景是什么呢?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是啊,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品读这两句,请大家读出白居易眼中的美景,比一比谁读得最美,先自己读。

(学生自由读三、四句)。

师:谁能用自己的声音赞美如此美丽的江南景色?

(生读)

师:你觉得自己哪个地方读得最满意?

生:“红胜火”和“绿如蓝”。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红胜火”讲太阳出来了,江上的花儿,像一团火焰在燃烧;春天的水,像蓝草一样绿得那样的夺人眼目。我觉得太美了!

师:所以你要尽情地、放声来读,是吗?

生:是。

师:谁来挑战她?你推荐一位,好吗?

生:李逸凌

师:好,帅哥。(生大笑)

生(放声)读

师:读的声情并茂,别忙着坐下。你能说出,你哪个地方读得特别好?

生:我觉得“绿如蓝”读得比较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觉得绿色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整个画面非常柔和,所以,我读得很轻,很慢。

师:噢,声音轻下来了,给人以非常柔美的感觉。所以你要轻一点,你再为大家读这两句。

生再读。

师:就让我们一起沉醉在这绿绿的江水中吧!“日出江花红胜火”起——

生齐读三、四句。

师:还有谁能挑战这位到目前为止读得最好的同学?

(一生高高举手)

师:我佩服你啊,给你一次机会。

(生读,但显然没有刚才那孩子读得富有表现力)

师:你的朗读很有自己的特色啊!(在场老师大笑)同学们,听了大家的朗读,张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跃跃欲试,尽管我的嗓子有点沙哑。随着音乐,随着老师的朗读,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请大家闭上眼睛。

(音乐起,教师深情范读,音乐渐止……)

师:请同学睁开眼睛,(教师继续引读)江南好,生——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到一学生身边)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着读着,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场景。

师:读着这两句词,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生:读着这两句词,我仿佛看见轻波漾漾的江面上,泛着痕痕涟漪。上面开着火红的江花。一轮朝阳渐渐地从地平线上升起,映红了江面。微风拂过的江水,仿佛被岸边的蓝草染绿了一般,绿的让人沉醉。

师:你的描述,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江南的水边。让我们一起把他眼中的江南美景读出来。

师生齐读。

师:还有谁读了这两句词,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太阳出来了,江边的红花是那样的红,红得好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燃烧了整个江南。春天到了,那不知疲倦流淌的江水绿得像被蓝草染过似的。那是多么醉人的绿啊……

师:这江南的景色在你脑子里是那么美,所以你读得才那么美。张老师愿意再听一次你的朗读,大家也可以轻轻地跟着读。

生(入情入境地读全词)。
 
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江南——(优美的《江南好》音乐响起,屏幕上缓缓由左向右移动的江南风光长卷展示于学生眼前,孩子们一阵惊叹;教师伴随音乐,配合渐次缓缓出现的画面,依次以古诗描述江南美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隔岸桃花蘸水开。人面桃花相映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音乐继续,画面定格在“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境上)同学们,这江花,这江水(板书:江花  江水)是如此美丽,所以白居易在词的开篇就说“江南好”,起——

学生齐读整首词(最后一句师生一起读)。

师:再读最后一句,谁来读?

生:能不忆江南?

生:能不忆江南?

生:能不忆江南?

师:三位同学,你们的朗读当中都关注到了一个标点符号,那就是问号。(教师板书:  ?)老师告诉大家,其实在古代,所有的词都是没有标点的。这标点,是后人为了读停顿方便,加上去的。既然是后人加上去的,老师不禁要问,如果让你给最后一句词加一个标点,除了加问号,还可以加什么?为什么?

生:还可以加感叹号。因为这样读起来一定更有深深的怀念的感觉。

师:是啊,你把这深深的感叹读出来。

生读最后一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忆江南》教学实录(引路课)
《《忆江南》教学实录(引路课)》相关文章

tag: 教学  江南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