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月光曲》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11-07 15:32:21   浏览次数:725  栏目: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月光曲》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生:我认为出现最多的是大海和月光。因为大海和月光的变化能够表达贝多芬的心情。
  师:看来你很注意发现句子之间、内容之间的变化与联系。
  生:我如果做导演,我把镜头更多的给盲姑娘,因为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献给盲姑娘的。
  生:我也把镜头给盲姑娘,但是更主要的是给盲姑娘的眼睛。她虽然看不见,但是她的眼睛里充满了对音乐的渴望和热爱。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她的眼睛,我能够感受到她纯洁、美好的心灵。
  师:你说得真好!透过你的眼睛,我也看到了你纯美的心灵。
  生:我想让镜头更多地对准贝多芬,比如说他的表情的变化,这样也能说明他内心里特别激烈的斗争。
  师:我认为如果把“激烈的斗争”换成“激动的感情”更合适。
  生:我想让镜头投在琴键上。因为琴键上下起伏急速地变化,不光能够能够表达出情感的变化,而且有特色,毕竟这是一个关于钢琴曲的MTV。
  师:你非常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的确,这一段就像我们共同体会的这样,不光景美,而且人美、情更美,你能读出这种美吗?(①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理解:波涛汹涌、恬静一缕一缕等词语,重点读出变化。②听《月光曲》片断③配乐朗读)
  师:课文一开始就说“这是一个传说”,什么叫传说?
  生:就是民间流传的的故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师:为什么这样一个传说可以流传一百多年呢?人们到底在流传着什么?
  生:我认为在传颂着贝多芬这个人的品格,因为他同情、怜惜劳动人们。
  师: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贝多芬去世已经180多年了,但是他的作品至今盛演不衰,你们知道都有什么吗?
  生:《欢乐颂》
  生:《田园交响曲》
  生:《命运交响曲》
  师:他把美妙的音乐留给了我们,把美好的人格留给了我们,所以人们自然也就永永远远地记住了他。据我一个去过欧洲的朋友讲,欧洲的很多国家、城市里都有贝多芬的雕像。看来人们是在用不同的方式纪念和表达对他的热爱。
  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打算用怎样的方式使得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呢?
  生: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生:回去之后找来《月光曲》,和好朋友一起欣赏、分享。
  生:写一篇读后感。
  师:说到写读后感,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能不能把这节课学到的东西以及我们的感受用一首小诗表达出来呢?
  引导学生板书连诗——莱茵河畔断琴声,
  弹奏同曲表(真情)。
  感遇知音(穷兄妹),
  (寄情于景)即兴成。
  百年流传月光曲,
  注:括号内为学生填充的内容。
  师:最后的一句请你们几个人一组合作完成。注意,尽量押上前面的韵角。
  (学生三五个人结成小组,热烈讨论,教师参与了几个小组的讨论,既有听取,又有指导,然后组织学生汇报。)
  生:我们组创作的诗句是——千古流传人称颂。
  师:好极了,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生:我们创作的诗句是——名扬天下人尊敬。
  师: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德艺双馨的,这一点贝多芬做到了。
  生:热爱人民获好评。
  师:心中有人民的艺术家,人民也会永远记住他。
  生:流传至今久不衰。
  师:“不衰”这个词语意思使用很准确,但是不够押韵,谁能够帮他略作改动?
  生:流传至今扬美名。
  师:就让我们永远记住《月光曲》,永远记住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永远记住这个伟大的名字——贝多芬。下课。
唐继康小学语文教学在线

上一页  [1] [2] 

,《月光曲》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