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争做高原柳: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课堂教学谈起
前不久,参加了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五位教师先后执教苏教版六上陈忠实的散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有意思的是,在几位老师的课堂上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始问学生,愿意做高原柳还是灞河柳?有一部分学生愿意做高原柳,一部分学生愿意做灞河柳。课快要结束时,教师再问相同的问题,结果所有的学生都只愿意做高原柳,不愿意做灞河柳了。因为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文中的灞河柳,它唯一的作用就是以自己的低俗、平庸来衬托高原柳的神奇与高大。
我却认为,灞河柳也是美的,甚至这才是最自然的美。
诚然,灞河柳在文本的特殊语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为了突出高原柳而存在。但是高原柳与灞河柳只有身世际遇之分,没有品格高下之别。高原柳是一种特殊境遇下的柳,在恶劣的环境中,它把根深深扎进大地,把枝高高伸向天空,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沧桑美。如果说高原柳的美在刚,在强,那么,灞河柳的美就在柔,在媚。试想,暮春三月,灞桥边杨柳依依,柳絮飘洒,犹如漫天飞雪,诗人折枝送别,寄托无限相思,这何尝不也是一种美?
褒扬高原柳,贬低灞河柳的背后,其实是一元价值观的体现。在本课中,这种一元价值观就是过分崇尚抗争,美化苦难,甚至为此不惜否定自然和谐。几位执教老师的一些教学片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苦难教育的过度强化和英雄情结的无限放大
来看一位老师的教学环节: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想到了哪些名言警句?
生: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孩子们的答案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教师的引导和孩子们的答案背后透露出的集体无意识有必要反思。
我统计了一下,几节课里,孩子们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关于苦难的句子有将近70%。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教人吃苦的文化,缺失关于幸福的教育,好像孩子们生来就是为了吃苦。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就是为了让人幸福地活着。苦难教育是必需的,但不能过分强化。孩子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为将来做准备,他们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更应该活在当下,更应该享受生命的自由和快乐。感受幸福是一种能力,需要培养,不然,孩子们将来也许会成功,但他们不会快乐,因为他们从小就缺失了这个能力。如果这样,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是要承担责任的。
因为对苦难的特殊偏好,自然导致对抗争行为的格外青睐,对成为英雄这一渴望的过高赞誉。例如:
师:此时站在高原柳树前,你想起了哪些名人名言?
生: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太好了,做人就应当这样!
学生谈到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时,仅仅只能代表这个学生的想法,而教师不加分析就大加赞扬,说做人就应当这样,这就把一个学生的英雄主义情结放大成了全体学生的被迫选择。
在这里,高原柳成了英雄的化身。我们的确要向英雄学习,因为他们在精神上确实站在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我们不能教育孩子们都去当英雄,更不能以为只有当英雄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事实上,正常年代,孩子们长大后成为英雄的概率很小,成为普通人的几率很大。所以,老师们在带领孩子仰望英雄的同时,还应该告诉他们,我们大都是普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个能担当的好公民,活出自己的风采,同样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二、女性意识的缺失和批判精神的式微
柳,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历来与明媚的春光、轻柔的春风、滋润的雨露联系在一起,承载的文化符号是柔美的,阴性的,女性的。再来看看高原柳,“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毫无疑问,它是刚性的,男性的。如果高原柳会说话,我想它一定会说:请所有的人,都不要赞美我的刚毅和顽强,为了生存我迫不得已成了坚强的代名词,可谁人知我内心的渴望?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会选择生长在灞河岸边,婀娜成一副风景画,摇曳成一首送别诗。活在本该活的地方,长成本该长成的样子,便是幸福了。
而在这几节课里,没有一位老师这样引导学生。这可能并不奇怪,因为纵观小语教材,刚性文化无处不在,阴柔文化鲜有踪迹。阳刚是美,阴柔也是美。有阴有阳,有男有女,才是完整的世界。阴阳失和,必然导致不和谐现象的产生。可是,我们的教材好像不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坚强的男性誓不罢休。有这样的教材,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女孩子都有个做女强人的梦想。由此,不自觉地联想到了上个世纪的特殊年代,满大街的军绿和灰色,那个没有性别意识的时代。令人尴尬的是,如今服饰文化早已经异彩纷呈,我们的教育还如此落后。
所有的课堂上,师生还都忽视了这样一个细节:这株高原柳长在一个水电站的大门口,而不是荒无人烟的地方。试想,在没有树族的高原,它会受到人们怎样的精心爱护?说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不过分吧。这样一来,文中一系列的猜测、想像、抒情的根基在哪里呢?课堂上围绕高原柳展开的一切言说,如果从真实性去衡量,其意义何在?是我们的学生先天就缺乏批判精神吗?不是。这几节课,所有执教老师根本就没有留给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按照教师预设好的路径,一步步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根本无暇顾及这个路径之外的风景。教师貌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是在用甜言蜜语“请君入瓮”。这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怎么会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呢?课下,我和几位教师交流。有的说,根本就没想到这是个问题;有的说,我当时也有过疑问,但是,看教参上没有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也就没再深入思考。我们的教师自身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品质,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生命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每一种生命形态都需要被尊重。在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却还侵占着教师的大脑,而教师们还在不自觉地用这种思维方式影响学生,这是最值得警惕和深刻反省的。我们应该赞叹高原顽强,也要给灞河柳以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灞河柳其实才是常态生活的象征。尊重灞河柳,不要让它如此尴尬。这,其实也是尊重我们自己。(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沛县沛城镇中心小学 盖鸾英)
,何必争做高原柳: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课堂教学谈起
tag: 教学 课堂 青海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五年级下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