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综合教案资料《诗经》专用语解读

《诗经》专用语解读

11-07 15:07:28   浏览次数:383  栏目:综合教案资料
标签: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诗经》专用语解读,

1.《诗经》专用语解读

诗言志

我国最早对于诗的解释。意思是,诗歌是用来抒写人的志意、怀抱的。源出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在《左传》中也有“诗以言志”的说法。以后,汉朝人多训“诗”为“志”,如《说文》:“诗,志也。志发于言,从言,寺声。”“志”一般理解为人内心的志向、情感,所谓“蕴藏在心谓之心志”(《诗序疏》)。“志”用言语表现出来,就成了诗。所以《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言志”是我国儒家传统的文学观;它常同文学的社会作用联系在一起。“志”,不仅仅是个人的思想感情,往往还包含着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观点和态度,甚至同政治密切相关。“诗言志”说,从朴素的唯物观点解释文学作品的本质,对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兴、观、群、怨

这是孔子对于文学社会作用的一个概括性认识。《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即“感发志意”(朱熹语)。主要指文学的感发精神、振奋人心的作用。观,即“观风俗之盛衰”(郑玄注),“考见得失”(朱熹注)。指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群,即“群居相切磋”,指文学可以帮助人们互相切磋、共同提高,促进思想感情的交流。怨,“怨刺上政”,针砭时弊。指文学的批评不良时政的讽刺作用。“兴观群怨”说,较全面系统地概括了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是一大贡献,对我国封建社会文学的发展,也产生过长远而重大的影响。

思无邪

孔子对《诗经》思想内容的总括评价。出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是,《诗经》三百篇,一句话概括起来说,就是思想内容没有邪恶的地方。“思无邪”本是《鲁颂·駉篇》中的一句话。其中句型相同的“思”字曾反复出现四次,故有人认为“思”字是句首的语气词,无实意(据陈奂《诗毛氏传疏》说)。不过,这并不影响对其总的意思的理解。传说古诗原来流传有三千余篇,孔子用儒家的政治、道德观点加以删定,只留下三百零五篇。“思无邪”即是孔子的选诗标准,即合乎礼义,没有异端邪说。刘宝楠《论语正义》解释为“论功颂德,幽僻仿邪,大抵皆归于正,于此一句,可以当之”。其实,“思无邪”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综观《诗经》全部作品,其思想内容的高低、优劣很不平衡,其中既有反映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优秀佳作(如“国风”中的大部分),也有宣扬反动统治阶级没落意识的平庸之作(如雅、颂中的大部分),不可一概而论。

发乎情,止乎礼义

儒家诗教的又一说法。原是指《诗经》中的“变风”而言,出自《诗大序》:“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变风”一般是指周朝时世衰乱,纲纪、政教变坏时期出现的一些讽刺时政的作品。所谓“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按《诗大序》作者的观点,“变风”、“变雅”的出现,是“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是为了“吟咏情性”,意即对于黑暗现实的不满足是出于人的本性,所以他说:“发乎情,民之性也”;然而他又认为在批评时政时,仍要节制分寸、讽喻适度,要合乎先王制定的“礼义”标准,这就是所谓“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这种说法同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如出一辙。同样是为调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

诗无达诂

我国古代阐释诗歌的一种主张。意思是诗的含义不能照字面直解,可以允许有多种解释。出自汉代学者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精华》:“《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它原为汉儒随意解经制造理论根据。目的在于便利他们断章取义,给古代经典著作加上符合儒家需要的解释。按此,他们对《诗经》中的许多诗篇,都曲解原意,牵强附会。例如,强把歌颂爱情的《关雎》,说成是赞美“后妃之德”。然而,“诗无达诂”在诗歌的阐释和鉴赏上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它完全符合“形象大于思想”的艺术规律,切中诗歌艺术的特点。由于诗歌的表现手法一般比较含蓄、曲折,诗的内涵比较隐深、丰富,往往超出字面的意思,具有多义性。加上读者本身因欣赏心理、艺术修养、趣味爱好等不同,对同一作品,常会产生各种迥然不同的理解,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对杜甫诗,解之者不下数百余家,“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者读之为政,无往不可”(薛雪《一瓢诗话》)。像这样作者无意,读者有心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

 

2.有关《秦风·无衣》的资料

《秦风》大多是东周时代秦国的诗。西周孝王封其臣非子于秦(今甘肃清水县东北),以后疆土逐渐扩展。西周末年,庄公迁都于犬丘(今陕西兴平县东南槐里城)。后申候勾结犬戎灭西周,周平王东迁洛邑时秦襄公因护送有功,被封为诸侯,迁都沉城(今陕西陇县南),此时西周王畿和幽地(今陕西枸邑、邠县一带)皆归秦所有。《汉书·地理志》称秦地“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朱熹在《诗集传》中也说:“秦俗强悍,乐于战斗”,“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其实秦人尚武乃是时势使然。秦国位于中国的西北边疆,和那时与华族关系最紧张的外患犬戎相邻,面对强敌的不断入侵,只能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得以生存。秦襄公那时对抵御犬戎是极有战功的,护送平王东迁后,平王一方面封他为诸候,另一方面命他攻逐犬戎,因是周天子之命,所以此诗便称“王于兴师”。《秦风·无衣》这首诗的背景当如上述。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王夫之的《诗经稗疏》据《左传》此条推定此诗为秦哀公所作,其实秦哀公赋此诗是公元前505年,已是春秋之末了,此时的周王朝早已徒有虚名,不可能再“王于兴师”了。况《左传》中赋诗之例大多都不过是借诗言志而非真是作诗,故王夫之的说法是不可靠的。《秦风·无衣》为秦襄公时代的作品是王先谦在《诗三家义集疏》中提出的,他说“秦自襄公以来,受平王之命以伐西戎”,“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这里,王先谦进一步指出此诗为“秦民”所作,即老百姓中从军的士兵而非君,这一点也是合理的。《诗序》称“《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这种解说显然与诗中的气氛不符。其实,此诗的主旨并不是反对用兵,而正相反,它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歌。


,《诗经》专用语解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