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长征》节选
课型
讲读课
课时
二(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特殊情节的处理意图及其效果。
2、引导学生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突破重难点
重点:部分含义深刻的语句。
难点:探究特殊情节的处理意图及其效果,了解影视艺术的一般特点。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设疑自探(10-15分钟)
1、教师借助电脑,播放中央电视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而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中有关红军过草地的片段。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自学展示,解疑合探(5-10分钟)
1、设疑:课文节选了电视剧《长征》的四个场景。你感到这些场景中哪些情节最使你感动?读了剧中下面两段文字,你是否觉得心头一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让学生品读文章,思考问题,并在文中圈点勾画。
3、让学生讨论交流。
(1)、刘少奇俯身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自语地:“多好的同志,都把生的权利让给了别人……”
(2)、蔡畅:“主席,你有办法驱散大家的疲劳和饥寒吗?”
毛泽东:“我哪里有哇!不过,我从《马赛曲》中领悟出了一条真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
学生讨论交流:
课文节选的四个场景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由于各人的感受不同,允许有不同的理解,鼓励学生各言所感。引导学生理解红军官兵的优秀品质和巨大的人格力量以及革命理想、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红军长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局部细品,质疑再探(5-10分钟)
1、思考:课文中多处用了“猝然”这个词,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下列句中的“猝然”所含的情理。
(1)、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栽倒在草地上。
(2)、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3)、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
(4)、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2、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彭德怀爱兵如子,把自己的炒面分给伤病员吃,忍饥为革命操劳过度,突然晕倒,当在情理之中。
(2)、警卫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眼见首长饿晕而身无半点炒面,认为自己没有尽责,因此突然哭起来,这并不出乎意料。
(3)、此前曾欲杀马,现在眼见更多的指战员因饿极而牺牲,为挽救战士的生命,为走出草地,彭德怀在凝视“无声战友”良久后拔枪扣动扳机诀别爱马,亦在情理之中。
(4)、被马蹄声惊醒的毛泽东眼见十多匹战马疾驰而来,预感到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有救了,因而兴奋激动得突然站起身来,这是十分自然的。
3、细读《草地水塘旁边》一节,讨论下列问题:
(1)上文主要表现的人物是( A )
A.周团长
B.两个抬担架的红军战士
C.周团长和两个抬担架的战士
(2)“他们还年轻,应该活下来……”请你推断,这句话中省略部分的内容应是( B )
A.去学文化、学科学,建设社会主义。
B.继续长征,继续革命。
C.赡养父母,抚养孩子。
D.把我抬出草地,一起迎接长征的胜利。
(3)文中哪些词语表明周团长选择了死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痴痴地、沉吟片刻、毅然、艰难地、全力)
(4)处于极度饥饿中的周团长和战士互相推让炒面,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表现了红军官兵在生死抉择关头都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崇高品质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5)作为攻占娄山关的英雄周团长,没有勇往直前,却爬进水塘赴死。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这是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的特定行动,周团长的赴死,不是消极怯懦的回避艰难,而是为他人着想,从大局出发,把生的希望让给年轻战士,以惨烈的壮举来催唤人们勇往直前,鼓足走出草地的革命信心,其行为充满了悲壮的人格魅力。)
四、激励评价,学用延展(8-10分钟)
1、课堂作业:课后练习三
2、本文只是讲了《长征》这部电视剧中的四个故事,请你再搜集一些讲给同学们听。
[将课堂内外沟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也是对教材的深层开发和再利用。]
【板书设计】:
战士断粮晕倒
周团长舍己让面 坚定的信念
彭德怀割爱杀马 乐观的精神
指战员歌舞战饥
观看电视片段
谈谈自己的感受,互相交流。
静听思考
品读文章-圈点勾画
分组讨论
形成笔记
勾画全文中的多个“猝然”----品读句子---思考
指名发言
补充发言
适当笔记
齐读《草地水塘旁边》
独立思考
完成练习
完成练习
记录作业
教学心得
tag: 长征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