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秋日撷英”教案合集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秋日撷英”教案合集

11-07 14:59:46   浏览次数:237  栏目: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秋日撷英”教案合集,

第二单元 秋日撷英 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要点】

1、诗人笔下的秋天各不相同,甚至情趣大异。

2、表现不同情调的重点语句,抒写秋景秋情的名句妙词。

3、“意象并列”等古代诗词曲的某些特点。

4、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捕捉自己对秋的独特感触,写写你“心中的秋”。

5、查阅课外咏秋诗文。举办诗文朗诵会。

山    行

教学目标:

(一)借助注释,理解诗义。

(二)透过意象,感受诗情。

(三)比较阅读,体验意境。

(四)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诵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同学们,从现在起,让我们走进了《秋日撷英》这个单元吧。“撷”,是摘取之意,“撷英”就是采择精华的意思。“秋日撷英”的意思就是采择秋天的精华之意啊。

秋,是丰收的季节,也是萧条的季节。因此,倾听大自然中“秋“的絮语,你可能会像《秋词》的作者刘禹锡那样,有一种“秋日胜春朝”的感觉,也可能会像《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那样,有一种“断肠人”的感觉,当然也可能有和毛泽东一样“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感觉。这是因为,“秋”的丰富语义和秋天的多样物候特征,能使人产生多重的联想。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山行》这一课。

(二)走进作者,了解常识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府万年县(现在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晚唐著名诗人,兼长古文。“人号为‘小杜’,以别于杜甫。”他生活的时代唐帝国已江河日下,他又秉性刚直,不愿苟合取容,始终未能施展其抱负。杜牧的诗文创作都有积极的追求。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已”(《答庄充书》),注重作品的思想内容。说自己“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苦心”说的是创作态度认真;“高绝”则指独辟蹊径的创作目标。他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刘熙载以“雄姿英发”(《艺概》卷二)来概括他的独创风格。其七言绝句以画面鲜明、词采清丽、思情悠远、风格俊爽为人所称道。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卓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

词牌和词牌名:词牌,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的内容多数与词牌的意义无关。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词都有词牌名。例如满江红,西江月等等。所谓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渔家傲》,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遂取以为名。《苏幕遮》,此调为西域传入的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录音诵读或教师范读《山行》及范仲淹的两首词《渔家傲》《苏幕遮》。

补充注释:

【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径】狭窄的道路;小路。

【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á,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产生白云的地方,指山林的深处、高处。

【坐】因为。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晚】指日落时分,傍晚。

【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

【寐】睡。

【征夫】古代指出征的士兵。

【寒烟】课文中指秋天带着寒意的水气烟雾。

【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愁肠】指充满烦愁哀伤的心绪。肠,心肠,指内心。

2、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顺,琅琅上口。

3、同桌互读、评读。

4、指名读诗。学生从语速、语调、重音、感情四个方面作出评价。师重点指导“生”“斜”。

5、齐读全诗。

6、四人小组合作,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7、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形成共识。

8、教师小结三首诗的诗意:

《山行》:

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秋意绵绵啊,当那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留恋忘返!

《渔家傲》: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苏幕遮》: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

9、全班齐读三首诗。

(四)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小组合作学习《山行》

1、《山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层次吗?

【明确】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秋日撷英”教案合集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