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年级 语文 学科
2011—2012学年 下 学期
课题
于园
课 时
主 备 (集体备课)
辅备(个人备课)
教学目标
1、 学习常见文言实词用法,学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2、 了解本文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3、 体会古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精致奇巧和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教学重点
学习常见文言实词用法,学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老师适当疏导,学生以练代讲;注重朗读,读中见义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导入激趣:
1、教师活动:
中国的园林建筑闻名于世,我们的老祖宗们用他们高超的设计为我们流下了许多精致奇巧的园林,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出一些你知道的中国古代园林的名称。
于园,想必你们还未听说,它是富人于五建造的一座私家园林,建于明万历年间,在当时非常著名。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一起去品赏这座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景致。
二、检查预习:
三、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1、教师活动: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注释,边查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如有不能理解的,做好圈点勾画。
1、 学生活动:
(1) 按要求自学,批注
(2)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全班交流解答。
(3) 全班交流疑问,教师点拨;重点学习文言虚词“于”“以”“其”等及文言实词“圆”“款”、“缘”等
(4) 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 让我们重点学习第二节,看看于园究竟奇在何处?
请同学们自读第二节,思考以下问题:
(1) 用文中的话说说于园奇在哪里?课文又是从哪几处来具体描绘的呢?它们各自奇在何处?
(2) 作者介绍于园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请找出标志性的词语。
(3) 文章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师生活动:
自读思考,并做批注,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纠正,明确:
(1)“园中无它奇,奇在磊石。”、课文依次描写了前堂、后厅、卧房槛外的磊石,它们分别奇在“实”“空”“幽阴深邃”。
(2)空间顺序,标志性词语有“前”、“后”“外”“再后”
(3)赞颂了能工巧匠的一双手和建造者高超的艺术构思。
3、教师活动:
作者除了介绍磊石之奇外,还写了哪一处景致?你喜欢吗?为什么?
“再后一水阁”,它让人产生一种怎样的意境?
课堂练习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句。
空奇________ 绝壑__________ 颓然____________ 碧窈:________ 非显者刺_______
携余往______ 奇在磊石______ 无憾__________ 款之______ 缘坡植牡丹: 缘________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于园的奇特之处,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并且学会了按照空间顺序有层次的来介绍园林。
课外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
2、你最欣赏于园中的哪一处景致,把你欣赏的理由和对景致的描述说给同学或家长听。
板书设计
(磊石)以实奇
园中无它奇,奇在磊石 (磊石)以空奇 (
磊石)以幽阴深邃奇
教学反思
全文主要按照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来写于园的山石和建筑特征,层次井然,给我们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
tag: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